约12420字。
第二单元
5.2《边城》
1.(2017•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接壤(rǎng) 碧溪岨(jū) 傩送(nuó)
B.踹水(tuān) 角隅(yú) 鞶鼓(pán)
C.嗤笑(chī) 碾坊(niǎn) 茶峒(tòng)
D.俨然(yān) 眺望(tiào) 喧阗(tián)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踹”应读“chuài”;
C.“峒”应读“dòng”;
D.“俨”应读“yǎn”。
故选A。
2.(2022•湖南•安化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含糊 接攘 吊脚楼 磺炭钢砂
B.鹳河 糍粑 踩高跷 双管锁呐
C.拮据 轻薄 湿淋淋 满天花雨
D.干燥 诨名 笑眯眯 欢渡春节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形的能力。
A.“接攘”的“攘”字形错,应写作“接壤”;
B.“双管锁呐”的“锁”字形错,应写作“双管唢呐”;
D.“欢渡春节” 的“渡”字形错,应写作“欢度春节”。
故选C。
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溪流如弓背 ,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B.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C.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的空气里,溪中彷佛也热闹了一些。
D.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将弯曲的溪流比作弓背,将蜿蜒的山路比作弓弦,形象地描写出溪流和山路的位置和地势,使用了比喻。
B.将眸子比作水晶,写出了眸子的清亮澄澈,使用了比喻手法。
C.“溪中彷佛也热闹了一些”,这句话中没有本体和喻体,只有一个比喻词“仿佛”,这句话说说爷爷的声音和竹管声振荡起来,让人感觉溪水中都变得热闹了,没有使用比喻。
D.将翠翠比作山头黄麂,写出了翠翠的天真纯洁、善良乖巧,使用了比喻。
故选C。
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沈从文的《边城》,以真挚的情感,语言的优美,诗意的情绪为我们营建了一个民风淳朴、青山碧水,具有湘西风情的沈氏理想世界。
B.在《边城》中,沈从文不追求扣人心弦的悬念,也不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更不叙述波澜起伏的故事,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人物。
C.小说《边城》塑造了一个撑船老人的孙女和当地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借助这一缠绵曲折的情节来描绘湘西地区的宁静生活和淳朴民风。
D.《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湘西至真至美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的描写,抒发了对现代文明的含蓄批判这一深刻主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