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7860字。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舍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闺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挥一挥扎清楚的染,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围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围子的波纹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
  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拾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糊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奏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家人"可以是由生育或婚姻而结成的亲属,也可以包括任何要拉人自己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B.在乡土社会里,每个人都有一个亲属关系网,但网与网所罩住的人不会重合,更不会完全相同。
  C.每户人家除了亲属圈子,还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在居住地周围划出与其势力相应的地缘圈子。
  D.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是因为人一旦失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会随之淡漠,其社会圈子也会变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乡土社会里,家的规模可随着事业的扩张而扩大,可以汇聚起兄弟伯叔的力量。
  B."生活堡垒"一词,形象说明了夫妻感情的凝合力量能使家庭成为获取安全感的地方。
  C.乡土社会里的家,主轴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配轴在夫妇之间,两轴都非临时性的。
  D.乡土社会里的家,因事业发展需要很追求效率和讲究纪律,因而不讲究个人情感。
  3.下列不能体现上述两则材料中关于我国乡土社会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家有干口,主事一人
  B.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C.人大分家,树大分枝
  D.立德立身门风正,克勤克俭家业兴
  4.请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和西洋的家庭有哪些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燕山有棵沧桑树
  梁衡
  ①北京之北一百多公里处就是河北的兴隆县,境内有燕山的主峰雾灵山。正是秋高季节,几个好友乘兴登山,一路黄花红叶,蓝天白云。松鼠横穿于路,野雀飞旋在树,鸟鸣泉响,好不快活。正走着,忽见路边有一指路牌:沧桑树与见证桩。不觉好奇,就下路拐入荒径,攀荆附葛,爬上一高坡,顿现一树一桩。
  ②树是一棵奇怪的大松树。根基部十分壮大,盘根错节与山石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