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40字。
古诗词诵读
第三首《登快阁》
1.(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代曹雪芹说他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把辛酸泪。都云怍者痴,谁解其中味!”
②此后,诗人杜甫也叹息“百年歌肉苦,未见有知音”。
③宋代的黄庭坚则慨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④东汉诗人曾悲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荇稀”,说出了没有知音的苦闷。
⑤他们都异口同声地焦急地召唤着“知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人们的赏识。
A.④③②①⑤ B.④②③①⑤ C.⑤④②③① D.⑤④③②①
【答案】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本题:
通读整个语段,它是分总结构:
④句借用一句诗表达了一个中心意思,体现了知音的重要,可作为第一句;
②由“此后”和“也”辨析与上衔接最紧密为第二句;
③“更”字体现了语意的进一层,体现了觅知音的“迫切”可作为第三句;
读①句可知语气一转,另举事例,可作为第四句;
⑤是总结句,然后通过读来确认。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④②③①⑤。
答案B。
2.(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各项文学知识表述中有误的是( )
A.《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B.《史记》与《汉书》虽都是纪传体,但二者在体裁上也有差异,《史记》是“通史”,而《汉书》是“断代史”。
C.鲁迅先生一生著述甚丰,他的小说作品相对集中地收集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册之中。
D.词牌是我们辨认词的格式、音韵、节奏的重要依据,词牌与词的内容往往并不相关,如“桂枝香”“登快阁”“望海潮”都是如此。
3.(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按要求填空。
(1)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中也有类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庭坚在《登快阁》中描绘自己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展现自己胸襟怀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