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590字。
2023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考察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序列,儿童视角的存在几乎是一片荒芜。这是一个完全可以理解的事实,在儿童没有取得“人”的资格的年代里,儿童的感受和对世界的体认自然就被创作者放逐在了文本之外。中国现代小说中儿童视角的出现和之后的长足发展,是以五四时期“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作为理论的坚强依托的。当时社会开始意识到儿童的重要性,儿童作为未来的人的萌芽获得了独立人格的尊重,具有了与成人同等的地位,自然也就获得了与成人同等的话语权,开始拥有了表达对世界的感受的权利。在儿童视角被发现之前,成人的全知视角是弥漫在整个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中的一种传统叙事模式,全知全能的成年“说书人”雄踞于中国小说界上千年。
(摘编自王黎君《儿童视角的叙事学意义》)
材料二:
儿童视角是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选择儿童视角的叙事者成人作家,由于身心的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复杂,实际上已不可能复归纯真的儿童状态。成人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选取“儿童视角”,首先必须使自己来一番角色转换,使自己重新“回到”童年状态,以儿童的感受形式、思维方式、叙事策略和语言句式,去重新诠释和表现对象世界。对此,陈伯吹曾有过非常形象的表述:“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陈伯吹在这里说的实际上正是他积数十年创作经验所得出的一条定律:真正为儿童写作就必须选择与坚持“儿童视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视角中几乎没有儿童视角,儿童视角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
B.成人作家以“儿童视角”创作,首先要完成角色转换,必须使自己重新“回到”童年状态。
C.成人作家写儿童文学不只是模仿儿童的口吻,更重要的是能够回到孩子的视角,使作品符合儿童的认知思维。
D.以儿童的视角去面对成人世界的问题,往往可以起到淡化悲剧的作用,使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儿童视角的运用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叙事视角,使成人视角的雄踞局面有所改观。
B.材料二中引用英国作家格尔姆的话,是为了证明“回归”童年的重要性。
C,作品是否运用儿童视角,要看其内容是否描写儿童生活、关注儿童心灵。
D.儿童视角并非儿童文学的专利,成人文学里同样有儿童视角的作品。
3.下列作品中,没有运用“儿童视角”的一项是(3分)
A.英国作家狄更斯创作的《大卫•科波菲尔》。
B.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C.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
D.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
4.三则材料分别从何种角度阐述“儿童视角”?请概括说明。(4分)
5.请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分析《呼兰河传》之《小团圆媳妇之死》片段中“儿童视角”的表达效果。(4分)
大神打着鼓,命令她当众脱了衣裳。衣裳她是不肯脱的,她的婆婆抱住了她,还请了几个帮忙的人,就一齐上来,把她的衣裳撕掉了。
她本来是十二岁,却长得十五六岁那么高,所以一时看热闹的姑娘媳妇们,看了她,都难为情起来。
很快的小团圆媳妇就被抬进大位里去。大缸里满是热水,是滚热的热水。
她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的头上浇。不一会,浇得满脸通红,她再也不能够挣扎了,她安稳地在大钮里边站着,她再不往外边跳了,大概她觉得跳也跳不出来了。那大钉是很大的,她站在里边仅仅露着一个头。
我看了半天,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满脸的汗珠,满脸通红,红得像一张红纸。
我跟祖父说:
“小团圆媳妇不叫了。”
我再往大缸里一看,小团圆媳妇没有了。她昏倒在大缸里了。
【注】节选于萧红的《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童养媳,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说当众泡在滚水里洗澡可以镇邪),烫一次昏倒一次。小团圆媳妇后来被折磨致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翡冷翠①山居闲话 徐志摩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傍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酔。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拂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着你的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