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5660字。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教学情况调查试卷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能源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工业社会对化石能源极度依赖。然而,过度使用化石能源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带来了大量温室气体。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63亿吨。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据了89%的碳排放量。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空前严重,开发新能源已势在必行。于是人类的目光转向了我们最为熟悉的太阳,力图模仿太阳上的核聚变反应为人类供能。
众所周知,在第一枚核弹爆炸后数年,可控核裂变反应堆就建起来了。反观氢弹爆炸后,过去了60多年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都没有成功。因为可控核聚变实在是太难了。为什么人类面对如此渺茫的研究,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它呢?这就要从目前的能源结构说起。目前国际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化石燃料。但是化石燃料不仅效率低下、储量有限,而且长久使用污染严重,不适应低碳减排的要求。其他能量来源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例如核能会产生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放射性废料;风能、太阳能时常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而核聚变不仅能释放出难以想象的能量,而且反应的产物对环境毫无污染,其原料在地球上也可谓无穷无尽。所以我们认为,“人造太阳”是人类追求的终极能源。如果“人造太阳”能够成功,那么人类的能源危机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将大幅减少。
可惜的是,热核聚变需要达到108℃以上的高温。由于地球上不存在能承受如此高温的材料,为了承装这样一个“大火球”,就需要形成一个能使带电粒子悬浮的超强磁场。形成超强磁场需要使用通电线圈。为了减少线圈消耗的功率,又需要使金属导体置于-269℃的温度下实现超导。在这些要求下,科学家们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将上亿度的高温与-269℃的环境结合在同一个装置中。
(摘自《让东方超环点亮绿色生活》)
材料二:
说起“人造太阳”,合肥科学岛便是它的所在地——我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也即人们常说的“人造太阳”坐落于此。
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九五”国家大科学工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下称EAST),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偏滤器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方超环作为一种托卡马克装置,是世界各国进行核聚变发电的重要机构。
B. 目前国际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化石燃料。但是化石燃料存在效率低下、长久使用污染严重等问题,与“双碳”理念相违背。
C. 我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合肥科学岛,这也是“人造太阳”东方超环坐落的地方。
D. 东方超环的建成和进行商用发电,离不开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孜孜不倦地努力。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氢弹爆炸后,过去了60多年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都没有成功,这与核弹和裂变核电站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
B. 东方超环主要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知识产权。期间,外国科学家给予了大量的帮助。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说明了聚变的研究需要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就能获得成功。
D. 东方超环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清洁的电能。它的功能可能是全方位的。有了东方超环,能源危机将一去不复返。
3.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聚变科研工作者精神的一项是( )
A. 不畏强权、维护主权。 B. 勇于改革、全面开放。
C. 维护边疆、守护祖国。 D. 自立更生、艰苦奋斗。
4. 请简要说明东方超环所解决的核聚变难题。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聚变人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东方超环作为一种托卡马克装置,是世界各国进行核聚变发电的重要机构”错误。依据“……东方超环(下称EAST),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偏滤器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制并完全拥有其知识产权……”,可知“东方超环是我国进行核聚变发电的重要机构”。
C.“这也是‘人造太阳’东方超环坐落的地方”理解有误。依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下称EAST),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偏滤器托卡马克实验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空房间里的光
1988年4月26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了位于莫斯科的一间房间。与往常不同的是,屋主人没有走进这间空房间享受柔和的阳光。突然,随着“砰”一声巨响,数十个苏联警察撞破了公寓的大门,冲进了会客厅。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早已停止呼吸的屋主人一脸安详地吊在天花板上。渐渐地,那间空房间里的晨光缓缓照向了他。若隐若现中,他的脸颊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