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70字。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最早的青铜器铭文非常简单,有的仅由一个或数个名词组成,稍复杂的也仅是一个主谓句。商代晚期 才有长篇铭文,其主要进步是能完整叙述一连串事件且有清晰的逻辑联系。比如《小子卣》(出自《殷周 金文集成》) 铭文有四十七字,叙述的是青铜器主人参与一项军事行动有功,因而受到上级的赏赐,于是 制作了青铜器,以祭祀、告慰其亡母。显然,这类铭文的书写重心是“功勋”与“赏赐”,它代表着主人 最有价值的荣誉,他希望通过青铜器铭文精确地传达给祖先或后世,因此,此类铭文的叙事往往是完整而 逻辑严密的。事实上,商周铭文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因为对当时的贵族来说,用铭文 记录其所建立的功勋和所受的封赏,不仅是其人生价值的展现,也是其家族政治地位的宣示。由此可见, “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中“立功”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基础,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有充 分的体现。
西周早期,出现了长达百字甚至数百字的篇章,不过大部分仍以记功、记赏为主。但与此同时,也有 部分铭文出现了变化,比如开始大量使用“引文”。以西周早期的《大盂鼎》为例,这篇铭文除了开篇与 结尾为常见内容外,正文以四个“王若曰”或“王曰”领起,详细记录了周王对青铜器主人的训话,其中 既有对商周换代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周王及青铜器主人祖先功勋的称颂,还有对青铜器主人的夸赞、期许 与封赏。青铜器主人将此类言辞完整地书写于铜器之上,除了彰显其家族的荣誉外,显然也有传承历史经 验的意图。又如西周早期的《何尊》, 铭文也如实记录了周武王初迁成周之后,对包括青铜器主人“何” 在内的“宗小子”的一场训诰。此外还有一种形式特殊的铭文,其全篇都包含在引文之内,实际上可视为 大段言辞的抄录。如西周早期的《沈子它簋》, 全篇铭文都包含在由“它曰”领起的引文之内,且开篇即
谓“拜稽首,敢敏昭告”,明确指出青铜器主人通过铭文进行“昭告”的意图。这类形式特殊的铭文产生 于西周早期,在西周中晚期趋于兴盛,春秋时期仍有相当数量,至战国时才最终消亡。
西周铭文的这一变化,不由使人想到“三不朽”中的“立言”之说。孔颖达说:“立言,谓言得其要, 理足可传。 ”铭文无论是将上级(特别是周王) 的训诰做了如实记录,还是将自己的想法书写于铜器,都 是基于其言辞有“可传”的价值。而如西周早期的《作册益卣》, 其铭文以“作册益作父辛尊,厥铭宜曰” 开篇,自陈作铭之宜,更体现出明显的“立言”意图。
铭文至西周中晚期达到鼎盛,出现了《史墙盘》《毛公鼎》等登峰造极的名篇。此时的铭文中出现了 较多对祖先美德与自身品行进行歌颂的篇章,最有代表性的是《史墙盘》。该铭文采用双线叙事,先铺写 文王以来七代周王的崇高美德和伟大功勋,接着又按顺序叙述器主家族历代祖先的各类美德,最后归结到 铜器主人自身,强调其孝友、勤勉的品性,可以看出它自始至终都以“德”作为核心。铭文的此种变化, 应与当时社会对“德”的重视有关。总之,西周中晚期铭文强调与后世相似的“德”,其中既包括对君王 之德、祖先之德的颂美,也有对青铜器主人自身之德的显扬,可见“立德”的价值观在此时已基本形成。
(摘编自姚苏杰《从青铜器铭文的发展看中国早期的生命价值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商周时期很多铭文的书写重心是“功勋”与“赏赐”,其叙事往往是完整而逻辑严密的。
B.西周早期有部分铭文大量使用“引文”,还出现了全篇都包含在引文之内的形式特殊的铭文。
C.青铜器铭文中,既有如实记录上级训诰的,也有书写自己想法的,体现出“立言”意图。 D.《史墙盘》《毛公鼎》等是西周中晚期的铭文名篇,《史墙盘》是这些名篇中最有代表性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青铜器铭文的发展史,从中可以发现中国早期“三不朽”的价值观。 B.文章列举了《小子卣》《大盂鼎》《何尊》等典型例子进行论证,论据较充分,有说服力。 C.文章引用孔颖达的“立言……理足可传”,阐述了“立言”的内涵,进而论述铭文的价值。 D.文章将西周早期与中晚期的铭文进行对比,论证了“‘立德’比‘立言’更重要”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立功”的价值观,起源于商周的记录青铜器主人所建立功勋和所受封赏的铭文。
B.大量使用“引文”的铭文产生于西周早期,在西周中晚期兴盛,到战国时最终消亡。
C.《史墙盘》采用双线叙事,叙写了器主祖先的美德等,还强调了青铜器主人的品性。 D.“立德”的价值观在西周中晚期已基本形成,此时铭文强调的“德”就是后世的“德”。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22 年 2 月 25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的第 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 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 用户规模达 9.75 亿,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7.03 亿, 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 7.29 亿,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 502亿……
这些内容汇聚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当代文艺正在呈现出新的变化和新的格局。伴随着互联 网技术的推动,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文艺发展态势颇为可观,各种新兴文艺门类创意迸发,成为当代 文艺富有朝气的新生力量。当然, 网络文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与文化传统彻底割裂了联系,而是借助科 技进步和网络发展表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些年,网络文艺热情拥抱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韵和价值,使得二者自然相融、深情相拥,出现了诸多 “破图”产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