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760字。
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①。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所以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人类正是历经磨难而甘之如饴,才使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②……
1. 文中加点字“蚀”的读音正确的是( )
A. chóng B. shì C. shí D. sì
2. 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A. 励 B. 砺 C. 历 D. 厉
3. 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 如梦如歌 B. 花团锦簇 C. 如痴如醉 D. 富丽堂皇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而不必为胜利而忘形。
B. 因此, 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
C. 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
D. 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却不必为胜利而忘形。
5.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 ③①⑥④②⑤ B. ④②⑥①③⑤ C. ⑤①③④②⑥ D. ⑤③①④⑥②
6.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王在学习交流会上说:“此次会议,我主要是想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就不发表高论了。”
B. 同桌夺得演讲比赛的冠军,小捷对他说:“你的出色表现,真是令人拜服啊!”
C. 毕业典礼上,小智感谢老师时会说:“承蒙鄙人教导,才有了我如今的成绩。”
D. 小张在班会上说:“李老师临近退休,但仍为我们的学习尽了绵薄之力,我深受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每小题2分,共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宋]辛弃疾①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②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③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宝镜④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辛弃疾任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抗金复国事业毫无进展,而且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打击。词人在一次登建康赏心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此作。②虎踞龙蟠:形容建康城地势之险要。③安石:即谢安,早年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苻坚,后遭谗言被疏。④宝镜:喻知音。
7.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开门见山,开头几句直接点明怀古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一层一层铺展开来。
B.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运用反问 修辞手法,词句中透露出昔盛今衰的悲凉。
C. 上阕“柳外斜阳”五句,描写登亭所见景象,渲染悲凉凄楚的气氛,表现日渐衰微的国势。
D. 下阕以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喻,委婉地表达词人壮志未酬、虚度年华的愁苦之情。
8. 结尾两句“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寓意颇深,请简要赏析。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①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登延祐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疠;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疠火灾。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