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930字。

  2023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 2023.4.3 
  A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中国青年报》2023年02月07日)
  材料二: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大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ChatGPT代写作业,已经成为大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B.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际上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也无助于创造性工作。
  C.ChatGPT不仅能准确回答各类问题,还能够按照人类预设的道德准则加强学习,以此来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D.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或将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款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是因为它搜集了海量素材,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问题。
  B.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些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C.理论上,Ch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就会越多,会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
  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对人工智能发展应进行必要约束。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未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ChatGPT取代(3分)
  ①媒体编辑      ②律师助理    ③客服    ④市场研究分析师  
  ⑤特种警察  ⑥艺术工作者     ⑦外科医生
  A.①②④⑥       B.①③⑥⑦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4.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4分)
  5.近期,国内部分C刊发表声明:隐瞒ChatGPT使用情况将被退稿或撤稿。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滕王阁
  谭正壁
  重阳佳节到了,在平时十分冷落的城墙上面,这天游人特别多。洪都府城隍通到章江门的大道上,人多如鲫。一到城门口,便都爬到城墙上去。
  在这些游人中,一部分是来履行那年年履行的登高习俗的,一部分是来瞻仰都督公的文人大会,认识认识那些久闻大名而没有谋面的大文学家,有机会还得请他们在签字册留下几个字儿,可以拿回去骗骗乡下人,说他是某大文学家朋友。
  可是他们的脚一踏到那阁前,便都大失所望。原来距离阁子四周百步以内,已经特别戒严,没有通行证不能过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