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60字。
2023年山西省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一、读??书(12 分)
1.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断和进取,也蕴涵了道家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请赏读下面幅书法作品,将其内容用简笔字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 分)
2.古代诗文万卷,字里行间多有“家国”二字。多一些“家国情怀”,就会多一些崇高和大气。请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10分)
“家国情怀”是杜甫推己及人的大爱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龚自珍以“落花”自喻,心系国家的“孺子牛”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是文天祥被元兵俘虏,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是李贺笔下戍边将士忘身报国的慷慨赴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是范仲淹心怀天下,情系苍生的政治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二、读??思(38分)
(一)
班级正在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上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2分)
4.【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丰题,续写下联。(2分)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_____ ____ ________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
5.【走近名著】当忠诚与担当成为一种信仰,英雄们便有了无畏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有着坚定不移的信仰。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说说你从作品读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样的信仰。(不少于50字)(5分)
A.《海底两万里》 B.《艾青诗选》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6~7题。
一棵长在河边的橡树用嘲讽的语气对芦苇说:
“瞧你,连麻雀都撑不住,只要吹起一阵涟漪的微风,你都会东倒西歪,真是弱不禁风。
你再看我,不仅能阻挡太阳的光线,还能笑对旋风和雷雨。
于你而言的狂风暴雨,对我来说也就是和风细雨。”
芦苇听后,并不作答,只是微微一笑。
一天深夜,暴风雨来袭,高大的橡树被连根拔起,吹入河中顺流而下,而岸边的芦苇,却安然无恙。
6.通过阅读,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7.富有哲思的文字能给人有益的启示。请你结合文本和生活积累,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8分)
写作提示:①根据文本提炼观点;②不少于 100 字。
(三)
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8~11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