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60字。
《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与妻书》是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一年级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本书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选文围绕人文主题及核心任务,讲求典范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情理兼具。
本文出自高中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由三篇教读课文,即《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谏逐客书》和一篇自读课文,即《与妻书》构成,四篇文本古今中外俱有,但诠释了不同时代的担当精神,契合新课标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思想。根据单元提示及选文特点,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核心是通过专题研讨,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深入挖掘文本的时代价值,并将之投射到当代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体会真挚情感,思考自己在中国发展之路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的时代价值观。
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与妻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参加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女士的绝笔书,被称为20世纪最美情书。本文以书信的形式,倾诉衷肠,直抒心志,体现了林觉民矢志救国,“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舍生忘死的精神,凸显了“使命与抱负”的人文主题。
《与妻书》属于高二第一学期第四单元,单元重点是“思路的探究”,要求梳理作者感情脉络,体会景物、人事所包含的情思。本文属于自读课文,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同时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还应能根据文章有理有据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阐发主张;把握书信的结构和内容,注重交流,并能够自己练习,自由书写书信,体会文章作者的深挚感情。
【学情分析】
经过单元导读的铺垫和前面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演讲稿,书信等实用性文本的基本特征已有了解。相较于本单元前三篇课文,本文是白话与文言文相结合的,语言浅近平易,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情质朴动人,更能引发学生共鸣。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新生,高一学生刚由初中升上来,一般都保留了初中生那种比较积极活跃的上课状态,同时相对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又有了提高。但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远远没有高中新课标那么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对问题的认识还缺乏深度。因此,学习本课,意在加强学生辩证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但对于高一下期学生来说,他们对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学习还是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有预习指导,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对于有些常见的文言词语还要落实巩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