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200字。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三月作业检测
  学科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空格里或横线上。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落无声
  赵国洲
  昨天晚上,支书小伍和村主任杨再德一起离开村委会办公室的时候,纷纷扬扬的大雪把杨家桥高高洼洼地抹成了一片瓷白色。
  分手的时候,小伍说:“这雪下的,分不出哪是道,哪是沟了……要不,我送您回去?”杨再德说:“好你个小伍,是说我老了,想赶我下台,在杨家桥来个一手遮天?”
  小伍笑道:“我倒是想呀,只是刚出壳,不敢从您的羽翼下飞出去!”杨再德叹了口气说:“这人哪,要是能不老多好……”转念他又笑了:“我要是不老,你这个支书岂不是要当一辈子傀儡?小伍呀,趁我还不算老,凡事你要向前冲,不出问题很好,出了问题,有我跟在你后面收……”小伍说:“您说得是,我也想把村里大事小事揽下,让您歇会儿,只是一遇事,我怎么就拿不定主意呢?”
  杨再德笑了,说:“不是你拿不定主意,是你自己不想早早断奶……别笑,就怕有一天,我摊上事,把杨家桥一千七百多口人突然托给你,还真不放心!”小伍说:“您又没老到哪儿,别说这不吉利的话!”没想到,不吉利的话应验了。
  杨再德出事的地方并非在回家的那条路线上,而是在通往村外榆树坡的石桥口。人们发现的时候,他已经被大雪掩埋得无影无踪,是循着他的手机铃声从石桥下雪堆里把他刨出来的。
  从石桥口到榆树坡有三条岔路:一条上老围子,老围子是过去杨家桥人居住的地方,现在仅剩下些破破烂烂的老屋,住着些孤寡老人,难道他是怕刘瞎子的小屋让大雪压倒?另一条去潮河码头,码头两边的工业区有两家企业刚刚“凤还巢”落户,难道他担心白天铺设的产业大道冰冻受损?第三条岔路是通往桑林,那边有“顾问”家的养鸡厂……
  小伍说的第三种猜测,大家听了直摇头,因为杨家桥人都知道,杨再德是“顾问”的死对头。
  “顾问”叫张学问,一非党员,二非村民代表,却常常搅和村
  1. 不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不,我送您回去?”这句话说明小伍对杨再德的工作作风非常了解,知道他从不按时回家。
  B. 通过杨再德和小伍的对话不难发现小伍经验不足缺少独立意识,难怪杨再德对小伍很不放心。
  C. 杨再德修致富路,跟张学问谈条件,先礼后兵,最后和张学问一起滚下水塘,使得张学问折服。
  D. 小伍根据杨再德出事的地点猜测,村主任可能去“顾问”家的养鸡厂,人们觉得这很不符合情理。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纷纷扬扬的大雪把杨家桥高高洼洼地抹成了一片瓷白色”,小说使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雪之大以及杨家桥路途之不平坦。
  B. 小说在叙述杨再德出事后,特别写到人们对他死亡原因的前两种猜测,并非闲笔,其实它对刻画杨再德关心民生、认真工作的形象是很有作用的。
  C. 小说在情节的铺展中,巧妙地运用了插叙手法,既为下文“死对头”张学问因杨再德而哽咽交代了背景,又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故事,显得冷静客观,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采用的是语言描写,人物的对话语言,生动且体现人物个性。
  3. 小说紧紧围绕“雪”展开,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雪”的作用。
  4. 有人说,小说中的张学问虽然对杨再德的态度前后不同,但是他的形象并没有发生改变。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本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A.“知道他从不按时回家”说法错误。这句话可以说明小伍知道他经常不按时回家,但“从不按时回家”说法过于绝对。
  B.“小伍经验不足缺少独立意识,难怪杨再德对小伍很不放心”说法错误。从文中杨再德对他的评价“‘不是你拿不定主意,是你自己不想早早断奶……别笑,就怕有一天,我摊上事,把杨家桥一千七百多口人突然托给你,还真不放心!’”可以看出,小伍并不是真的经验不足缺少独立意识,只是对杨再德有依赖心理,另外,杨再德也没有对他很不放心。
  C.“使得张学问折服”说法错误,结合文中“沿路最大受益者恰恰是他张学问”“‘顾问’说:‘挪挪你家祖坟,也许你会把官做大’”可知,张学问此后受益才逐渐折服,此时的张学问未必折服。
  故选D。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王遂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今王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