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290字。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运用。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翘首(qiáo)            箕畚(běn)         始龀(chèn)            杳无消息(yǎo)
  B.夯实(hāng)           折戟(jǐ)            介胄(zhòu)            振聋发聩(kuì)
  C.角声(jiǎo)            畎亩(quǎn)        提携(xié)              荷担者(hè)
  D.塞上(sài)             篡改(cuàn)        曩者(náng)            鸢飞戾天(yuān)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星辰   曼延   正襟危坐   巧妙绝伦
  B.狼藉   高粱   和颜悦色   眼花缭乱
  C.娴熟   燥热   重峦叠障   藏污纳垢
  D.倦怠   罅隙   震耳欲聋   因地治宜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接受这项工作以来,他每一天都殚精竭虑,确保数据采集工作不会出现问题与疏漏。
  B.建设法治中国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C.新配备的课桌被几个捣蛋的学生刻划,那入木三分的刀痕让老师和其他学生看了都很气愤!
  D.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朱德元帅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使命。
  B.《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C.针对目前“校园霸凌”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了建设文明校园。
  D.“双减”政策的落地,让体育课再次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
  5.(3分)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本文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该书是西汉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
  D.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江阴”指的就是长江的南岸。
  6.(3分)阅读下面的新闻,请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
  _______
  11月20日晚,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据悉,大熊猫元素、青神竹编以及来自凉山州的彝族少年乃博宁林都将在卡塔尔世界杯上亮相。
  来自四川的一支特殊的“竹与熊猫”将代表中国元素亮相世界杯。“这套展品的主题为‘‘竹与熊猫’,主要由中国的熊猫元素和传统的青神竹编组成。”据参展项目负责人介绍,97件展品将在卡塔尔世界杯主题艺术展上展出,主要展示传统竹编艺术,以及竹制环保餐具、竹筷、竹制茶室用品、竹制生活用品等竹文化创新产品。这些精美的竹编工艺品
  来自凉山的16岁彝族少年乃博宁林在本届世界杯上担任护旗手,这位今年入选马德里竞技06梯队的足球少年,以昂扬之姿出现在全世界球迷眼前。
  为了举办本届世界杯,卡塔尔斥资360亿美元修了76公里的地铁。有眼尖的球迷已发现,卡塔尔地铁的感应门产自四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剑)
  二、现代文阅读。
  7.(9分)说明文阅读。
  “冠”之礼法知多少
  ????①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②《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空庙里主持的成年礼(用黑麻布做的冠),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