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20字。
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如,“梦寐以求”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中的“ , ”;“一日三月”出自《诗经??郑风??子衿》中“ , ”;“临渊羡鱼”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 ”;化用了这个成语。
(2)古诗文中,告别是常见的题材,告别时人们的心情也不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 ’”写出了桃花源人与渔人告别时不愿与外人交往的心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晚唐诗向来推李商隐、杜牧为大家。李一生辗转在党争的影响中。他和( )并称;他们的诗又走回艳情一路。他们集中力量在律诗上,用典精巧,对偶整切,但李学杜、韩,器局较大;他的艳情诗有些实在是政治的pì喻,实是感时伤事之作,所以地位在温之上。杜牧做了些小官儿,放荡不jī,而很负盛名,人家称为小杜——老杜是( )。他的诗词采华艳,却富有纵横气,又和温、李不同,然而都可以归为绮丽一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辗转( ) pì( )喻 放荡不jī( ) 纵横( )气
(2)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主语、谓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晚唐诗 推 B.李商隐、 杜牧 为
C.李商隐、杜牧 推 D.晚唐诗 为
(3)上面文段选自《经典常谈》,请在文段中的括号填写诗人的名字。(2分)
(4)请依据上面语段,结合杜牧的具体诗作,简要分析杜牧诗歌的特点。(4分)
3.学校拟开展“雷锋精神代代传”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
(1)小微在朗诵下面诗歌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4分)
六十年了,雷锋
你还是那样年轻
伟人的题词还是那样鲜红
如今的中国
人人都在续写着《雷锋日记》
处处都有雷锋的身影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2分)
伟 人 的 题 词 还 是 那 样 鲜 红
②朗读诗中画线句子,应采用的语调是( )(2分)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2)请用下列词语拟写一副对联。(2分)
颂 品格 奉献 传 助人 万家 精神 千古
(3)下面是小安同学搜集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6分)
为倡导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连日来,【甲】芜湖市湾区开展了“雷锋日”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在芜湖市湾沚实验学校,安徽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湾沚区青年志愿者陈源源受邀来到这里,参加了一场“讲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的主题宣讲活动,【乙】让同学们聆听雷锋故事和雷锋形象,了解雷锋事迹。
活动后,学校志愿者、七(1)班学生小瑶说: 。
①【甲】处画线句子中有词序混乱的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 。(2分)
③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小瑶同学想说的话,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2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22分)
心在梅城
王张应
①皖西南重镇梅城,是安徽省潜山市府所在地。梅城是我家乡,许多时候,人不在梅城,.心却在梅城。
②我老家在梅城往北十五公里处的黄土岭村。当年,生活在农村的我渴望进城,梅城曾是我十分向往之地。我小学和初中是在村校读的,1979年,我来到潜山师范学校读书。遗憾的是,那时潜山师范学校不在县城,是在梅城西北潜水上游十多公里外,一个名叫白水湾的山沟里。黄土岭,白水湾,梅城,差不多连成一个三角形。读师范三年,出行基本靠两条腿走路。我常舍近求远,绕道梅城,多走三角形的一条边。原因很简单,想去梅城走走。
③十二年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调到梅城工作,在梅城安家落户。
④我在梅城住了五年。时间虽然不长,但梅城还是给我留下极深印象。走出梅城后的二十多年,我时常想,梅城究竟有何魅力,让我一直挂念?关于这座小城独特的品性,我一直梳理它关乎“梅”的种种元素。
⑤相传自古以来,此地人爱植梅花。寒冬腊月,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