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750字。
2023届江苏省G4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测
语文
2023.04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卡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卡尔•萨根有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依赖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中,然而几乎没有人了解这些科学和技术”。应该说人工智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我们每天可能都在接触各种人工智能的应用,但是似乎没有哪一个人完全了解这背后的逻辑和知识架构,似乎人工智能背后仍然是一个“黑箱”,有待于我们去深入了解和研究。当然,不懂人工智能并不会妨碍我们应用人工智能,因为在当前时代,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领域的知识,甚至是某一个具体子领域的知识,这也是专业分工使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们还是需要有专家这个群体的。
②近年来一系列新的概念层出不穷,从基础研究领域的暗物质、暗能量、黑洞到科技应用方面的量子计算、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应该说这一系列科技词汇的背后都有着大量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发挥着支撑作用,如果我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便可能导致一些“出其不意”的后果。一方面我们对此会持有一种“不明觉厉”的认知,因为“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无异”,如果人们不理解这些科技的话,就会感觉它更像是某种魔法,“脱离了知识背景的技术离巫术本来就不远”。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更倾向于接受某种科技的成果或者产品,而对这些成果是如何产生的不太感兴趣,“一个人不必知道平底煎锅的内涂层怎么会有一种不粘的属性,对他而言只需拥有一个天真的信念:如果他付了钱,某个工厂里一位穿白大褂的巫师给这个器皿施加的魔法就会灵验”,其实这也是我们需要做科普的一个原因。基于上述方面的结果就会导出第二方面的后果,那就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把这些高科技概念宣传得神乎其神,同时用来欺骗公众,牟取不法利益。
③就此而论,我们就需要加强科普工作,让公众了解这些高科技概念背后的科学内涵,一方面是为了 ,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 。
④曾经有一句很戏谑的话,“人工智能有多智能就有多人工”,虽然有消息曾显示Chat GPT可能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到,无论是Chat GPT,还是其他的人工智能应用,都是通过对一些数据的输入而对程序进行预训练,然后不断修正完善的结果,因而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人的本身还有很大的差异。人类可以根据知识的输入而产生出新的知识,而人工智能离这个目标还有些距离。奶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但是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你给它投喂的东西决定了它的产出,因而训练数据的不透明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从科技向善的角度来说,人工智能更应该把向善作为更高的追求。一方面要避免人工智能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危害性的后果,另外一方面也要注意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数字化社会给公众生活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同时更要关注公平与普惠的问题,弥合技术鸿沟以及数字鸿沟。
(摘编自王大鹏《打开人工智能的“黑箱”,从Chat GPT走红说起》)
材料二:
①文学的话语蕴藉,对于读者具有特殊的共情作用,恰到好处地运用言意关系。创造含蓄的言外之意,从而达到“情志统一”的理想状态。鲁迅在《秋夜》的开头曾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懂人工智能背后的算法并不妨碍我们应用人工智能,因此人工智能的运算逻辑和知识架构只是专家的事情。
B.不断涌现的科技新词汇、新概念,常常被传得神乎其神,它们是科学研究成果重复叠加的结果。
C.因为人工智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人的本能还有很大差异,无法拥有“人”的感情,所以它们需要预训练。
D.文学创作中,人是用个体感悟世界,人工智能是利用大规模数据找到普遍的心理规律,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的产出大多决定于人类的“投喂”,所以善恶的发展还应由人类决定。
B.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旦失去控制,将会使技术鸿沟与数字鸿沟的问题日益凸显。
C.情志离间”能拉近读者对于文学世界的感召,会比“情志统一”更受欢迎。
D.随着算法主义与文学审美更多的交互与较量,人工智能文学将会迎来更高层次发展。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用来举例论证“表达上的‘小’中蓄‘大’”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唐•栖蟾《牧童》)
B.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唐•白居易《对酒》)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汉•《孔雀东南飞》)
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4.请在材料一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两条结论性语句。(4分)
5.微软小冰正式出版100%人工智能创造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诗作整体表现不俗,微软小冰将1亿用户教会她的喜怒哀乐等人类情感,通过10个章节以诗词形式进行了呈现,当然,编辑们也对其作了一些修正,比如,“有燃从风雪的街心随着流漫”一句中,编辑将“有燃”改成“悠然”。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幸福
陈忠实
从外面回来,门上贴着一张小纸条儿:“叔,我爷叫你星期日到我家来。一定要来。”署名是“幸福”。
幸福,是房东家的孩子,我前后两次在小杨村驻队,都住在他家。
周日,我去了小杨村。那幢熟识的砖腿门楼下,搭着席棚,喜庆的气氛洋溢在小院的空气里——是给幸福订媳妇吧?
房东杨大叔跑出来,瘦长条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里,都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