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 约15380字。

  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利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此外,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我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这一点,就连对人类的美德大加贬抑的人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因此,我不怕任何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
  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在剧院中,我们每天都可看到被剧中的不幸者的苦难遭遇感动得伤心流泪的观众,尽管他们当中有那么一个人身为暴君,屡屡对敌人滥施酷刑。
  心地的温情,
  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
  赠予人类的礼物。
  曼德维尔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大自然不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那么,人类尽管有种种美德,也终归会成为怪物。但是,曼德维尔没有看到的是,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的确,人们所说的慷慨、仁慈和人道,如果不是指对弱者、罪人和整个人类怀抱的怜悯心,又指的是什么呢?即使说怜悯心真的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这种说法,除了更加有力地证明我的论点符合真理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的确,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
  可以肯定的是,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有这样一个优点: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它能使每一个身强力壮的野蛮人宁可到别处去寻找食物,也不去抢夺身体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费了许多辛苦才获得的东西。在训导人们方面,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尽管这句格言没有前一句格言完善,但也许更有用处。总而言之,我们不应当在高深的理论中,而应当在这种自然的感情中去寻找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恶事的原因。虽然苏格拉底和具有他那种素养的人可以通过理性而获得美德,但是,如果人类的生存要依靠组成人类的人的推理的话,则人类也许早就灭亡了。
  (摘编自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今的人们”和霍布斯对自然的权利进行解释的着眼点都是错误的,因此都得出错误结论。
  B.怜悯心是最普遍的、合乎自然的美德,即使是动物或残暴的君主,对不幸者也怀有怜悯之心。
  C.怜悯心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是先于思维的,更是先于人类的自尊心和责任心的。
  D.格言“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并不完善,因为它并不出自人类的天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破立结合的方式,以一分为二的态度分析霍布斯和曼德维尔的观点,从而引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
  B.文章主要运用对比、类比、引用、演绎论证等手法进行说理,以事实为依据,旗帜鲜明地指出善是人的共性。
  C.文中引用诗句“心地的温情……赠予人类的礼物”,是为了论证人内心的怜悯情感是大自然赋予人的天性。
  D.文章采用层进结构,首先提出怜悯心产生的原因,然后分析怜悯心的表现,最后总结怜悯心对人类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的观点与孟子人有“侧隐之心”的观点是一致的,都强调人性本善。
  B.人类的很多社会美德是从怜悯心当中生发出来的,甚至人类的理性也需要怜悯心的支撑。
  C.人类的美德虽然主要是来自先天的本性,但具有足够素养的人也能通过理性而获得美德。
  D.怜悯心是一种自然感情,可全面替代法律、良风美俗等,让人尽可能不去伤害到他人利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十年来,中国电影创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彰显中国精神、中国美学的精品不断涌现,从2012年到2022年9月底,中国电影总票房累计高达4327.6亿元,而国产电影票房占市场份额比重整体稳步增加,2015年至今,每年票房第一的桂冠都由国产电影摘得。
  近年来中国主旋律电影取得了最为耀眼的进步。2013年,《智取威虎山》上映后成为当年贺岁档票房冠军,开创了主旋律电影创新表达之路;之后的几年时间,《湄公河行动》《红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