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140字。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姗姗来迟,草木萌发,阳光和煦,燕子呢喃,草长莺飞。嫩绿的麦苗,轻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与田边的高树俯仰生姿。微风拂面,心旷神佁,湖水波光粼粼,柳丝轻拂河堤,鸟儿总是唱着______(嘹亮/洪亮)的歌,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大地______(散发/焕发)出勃勃生机。赏花踏青的男女老少,离开喧嚣的城市前仆后继奔向田野。对于喜欢露营的人,在幽寂的山涧旁驻足,把帐篷安扎在潺潺的溪水边。热衷拍摄的人,背起相机,长途跋涉,奔赴天涯海角。人们沉醉在明媚的春光里,不负韶华。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媚(mèi) 萌发(méng) 拂面(fú) 天涯海角(yá)
B. 嫩绿(nèn) 潺潺(chán) 河堤(dī) 心旷神怡(guǎng)
C. 喧嚣(xiāo) 焕发(huàn) 粼粼(lín) 勃勃生机(bó)
D. 姗姗(shān) 呢喃(ní) 嘹亮(liáo) 俯仰生姿(yǎng)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嘹亮 散发 B. 洪亮 焕发 C. 洪亮 散发 D. 嘹亮 焕发
3. 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 一项是( )
A. 春天姗姗来迟,草木萌发,阳光和煦,燕子呢喃,草长莺飞。
B. 赏花踏青的男女老少,离开喧嚣的城市前仆后继奔向田野。
C. 热衷拍摄的人,背起相机,长途跋涉,奔赴天涯海角。
D. 鸟儿总是唱着嘹亮的歌,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
4.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于喜欢露营的人,在幽寂的山涧旁驻足,在潺潺的溪水边安扎帐篷。
B. 对于喜欢露营的人,把帐篷安扎在潺潺的溪水边,驻足在幽寂的山涧旁。
C. 喜欢露营的人,在幽寂的山涧旁驻足,把帐篷安扎在潺潺的溪水边。
D. 让喜欢露营的人,驻足在幽寂的山涧旁,安扎帐篷在潺潺的溪水边。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学过的古文中关于年龄的称谓很多,如“黄发”,形容老人;如“弱冠”,指未成年男子。
B.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C.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D.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共2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6.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 B. 亭亭净植 植:种植
C. 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 D. 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生于深山薄丛之中
B. 濯清涟而不妖 康肃笑而遣之
C. 可爱者甚蕃 兰甚似君子
D.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 【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 【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 【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