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2850字。

  2023届辽宁省阜新市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意象美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质疑,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意象美学的现代性和普适性的质疑。对于意象美学在立足于中国美学传统、阐发中国美学思想观念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术界普遍是肯定的,但是对于意象美学的现代价值,对于意象美学能否进入当代人的理论视野,具有阐释当代艺术和审美现象能力,存在着许多质疑。
  有的学者认为,意象理论只是建构现代美学的材料,它无法做到立于时代高度,了解世界美学研究的现状,积极与西方现代美学对话。有的学者虽不否定意象和意境一类范畴的理论价值,却不愿意从中国传统美学意义上来阐释和理解,而是将它们看成德国美学的变体,从文本结构意义上来理解意象、意境一类范畴的现代含义,而否定将其作为一种审美经验的阐释而带入现代美学诗学中。
  要把握意象美学的现代价值,必须对以下两个问题有正确的理解。首先是对于美学这门学科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理解。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西方,但不意味着西方美学就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它只是西方社会和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西方人对自身的审美和艺术经验的总结,也是西方人对自身的文化和审美观念的认同与选择。西方的美学,如美国美学家托马斯•芒罗所说,"它长期以来的基础是选择了希腊、罗马和少数几个西方国家的艺术和思想",这样的选择对于美学学科的建设是有意义的,但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它没能充分重视不同民族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价值从而发展出经验的广泛的手段来”。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排斥中国传统美学进入现代美学的体系建构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呢?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追求,有不同的审美经验和态度,从而也就有不同的美学。怀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再来审视重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意象美学,自然不会轻易否定中国当代美学家在借鉴和运用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思想,建构中国现代美学体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如何被现代美学思想吸收、改造和转化上,而且还应该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人的理论进行创造性地阐释和重构,不仅让西方现代理论照亮中国传统美学,也让中国传统美学智慧照亮现代人的思维和理论进程,而不是以“古典”与“现代”简单二分的思维模式将“意象”美学排斥在现代人的理论视野之外。
  其次是对于意象美学阐释现代艺术和审美的能力的理解。意象美学的理论资源主要来源于中国古典美学,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和审美无疑是充分有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失去了阐释现代艺术和审美的能力。否定意象美学对于现代艺术和审美的阐释能力,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意象美学主要表现的是古典主义的趣味,适合解释那些静态的、具有古典美的艺术作品,如古典诗词、书画、园林、戏曲等,而对于具有现代趣味,体现现代人生活观念和节奏的艺术,如现代抽象艺术、图像艺术、跨媒介的数字艺术等,则失去了解释的能力。二是将意象美学与高雅、精英化的审美趣味联系起来,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大众消费和通俗化的审美已成为潮流,像意象、意境之类的范畴面对这样的审美潮流与对象,已失去了解释的能力。上述观点看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趣味的转变,也意识到意象、意境一类来自传统美学的范畴与理念在解释现代艺术和审美方面面对的挑战,但是因此否定意象美学阐释现代艺术和审美的能力,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我们所说的意象(意境)并不是作为艺术发展史上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的美学范畴,而是作为美和艺术本体存在的美学范畴。它对于艺术和审美现象的解释具有普遍性,现代艺术和现代人的审美方式也不能排除在外。
  在当代美学与艺术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精神,寻求意象美学的现代表达方式。一些艺术家和美学家对此已有自觉的意识。比如,戏剧家王晓鹰提出话剧“中国意象现代表达”的主张,强调戏剧远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外部模仿,也远不只是形式展现的技艺炫耀,戏剧的本质是诗。戏剧演出中蕴含的诗情、诗意、诗化意象、诗性思想,永远是最温暖、最有美感、也最有震撼力和启发性的艺术魅力所在。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美学的现代价值》)
  材料二:
  美感不是思维的结果,它是非概念性的,它直接源于审美经验中对于美和意义的体验。美感和审美是刹那间的感受,也就是王夫之说的"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中国美学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重视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术界对意象美学在阐发中国美学思想观念方面的成就普遍持肯定态度,但对意象美学的现代价值持质疑态度。
  B.把握意象美学的现代价值,必须要尊重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追求,要充分肯定意象美学对于现代艺术和审美的阐释能力。
  C.西方美学是西方人对自身的审美和艺术经验的总结,但没能充分重视不同民族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价值从而形成广泛的经验,具有明显的缺陷性。
  D.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要重视“心”的作用和精神的价值,这里的“心”不包括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提及“有的学者”的观点,他们对“意象理论”存在着片面认识,有的认为其缺少时代高度,有的仅认可从文本结构意义上理解其现代含义。
  B.我们重新审视意象美学,不需要去考虑如何使传统意象美学思想被现代美学思想吸收,改造和转化,而是要对现代美学理论进行创造性的阐释和重构。
  C.意象美学不仅能与高雅、精英化的审美趣味相联系,也能对通俗化的审美进行解释,因为意象对于艺术和审美现象的解释具有普遍性。
  D.在主客二分的思维中,有人将美学变成了追求普遍规律的学问,这种研究方法把美学引向了抽象的概念世界,使美学远离现实。
  3.下列诗句中,不能明显体现"中国美学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重视人的心灵的作用和精神的价值”的一项是(3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D.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写作思路。(4分)
  5.戏剧家王晓鹰提出话剧“中国意象现代表达”的主张,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其理论依据。(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天恩浩荡
  侯德云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黄昏,军机大臣刚毅来到怀来县知县吴永的住处,一进门就大叫:“皇上有旨,渔川跪接!”
  吴永慌忙下跪,刚毅高声宣读:“奉上谕,怀来知县吴永,着办理前路粮台,赏四品顶戴。”
  吴永,字渔川。刚毅叫宇而不叫名,是跟他客气。以刚大人的身份地位,叫他吴永也无不可。
  吴永心里清楚,所谓“皇上有旨”,其实是太后的恩典。在太后面前,皇上不过是个摆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