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38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选自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本二:
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B.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C.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D.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 患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指《尚书》,意为“上古之书”,与《诗经》《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B. 用事,指封建统治者当权执政或官员担当职责,与其意义和用法相近的有“视事”“当国”。
C. 忍,此处意为“毒辣、狠心”,与《鸿门宴》中“君王为人不忍”中 “忍”字意义相同。
D. 恃,意为“依赖、依靠”,与成语“恃才傲物”“恃才矜己”中的“恃”字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擅长写史论,文本二以宦官制度给国家带来危害立论,逐层剖析宦者祸国的行径,夹叙夹议,分析详尽。
B. 欧阳修认为宦者之祸更甚,是因为宦官终日随侍国君,关系日渐亲密,国君日益疏远忠臣,而重用宦官理政。
C. 有时国君发觉宦官危害已深,想要铲除祸患,却或因操之过急而被宦官挟持成为人质,或使奸雄们借机生事。
D. 唐昭宗亲近宦者,远离贤士,当他开始悔悟时,却为时已晚,因为此时宦官已经形成自己的势力,难以根除。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2)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14.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和《五代史宦者传论》中都提到君主如果治国不当,就会有“身死国灭”的危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明君治国的做法。
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初,选人李公义陈言,请为铁龙爪以浚河。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沈之水底系絙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