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240字。
2023年北京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要在初三年级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部分引经据典话诚信
儒家认为立身处事当以诚信为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意思为诚实,就是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说文解字》中有:“人言为信。”宋代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信”要求人们 ① 说话要诚实可靠,不说大话、空话、假话, ② 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诚信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信是诚实无期、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1. 对上面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及词语书写,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立身处事”应写为“立身处世” B. “行信义之事”中“行”应读“xíng”
C. “诚实无期”应写为“诚实无欺” D. “言行相符”中“符”应读“fǔ”
2. 根据文意,在①②两处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只有 ②才 B. ①不仅 ②而且
C. ①虽然 ②但是 D. ①因为 ②所以
3. 大家为了弄清“思诚者,人之道也”的含义,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其中“道”的释义可归纳为:①道路;②方向,方法,道理,原则、规律;③道德;④技艺;⑤说。请你根据文段内容及释义,解释“思诚者,人之道也”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时代更迭传诚信
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的内涵也不断丰富,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儒家经典 ① 一书中写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 周敦颐把“诚”提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高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诚信提高到党的建设的高度。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实事求是”,周恩来同志强调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稳步而又勇敢地前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诚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这一切都充分说明,诚信不但是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更是革命传统的要求。
4. 文段中①②两处所填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论语》 ②唐代 B. ①《孟子》 ②宋代
C. ①《论语》 ②宋代 D. ①《孟子》 ②唐代
5. 文段中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你根据语境修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从我做起践诚信
【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之一,它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乙】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用朴实无华的行为践行着诚信。【丙】诚信的种子早已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诚信精神早已根深叶茂。【丁】我相信,诚信必将展现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与突飞猛进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做诚实守信的中学生吧!
6. 上面是某同学参加活动后写的感受,其中使用词语或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句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活动结束后,学校把同学们 活动成果整理成册,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为封面标题。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8. 默写。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自然界的云烟,乡村中的炊烟,战场上的硝烟……常常牵动着文人的思绪。你也一定积累了不少含有“烟”字的古诗文,请写出连续的两句,你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出现的句子除外)
(二)(共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