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30字。
氓
一、教材分析:
《氓》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诗。诗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由恋爱到结婚再到决绝的爱情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感内涵丰富,艺术手法多样,语言准确生动,代表了《诗经》现实主义的风格。
若单从男权主义对女性的肆意侵犯和践踏来看,的确可以看做是“一曲男权时代的悲歌”;但从女性自我觉醒和反抗的角度而言,我认为这首诗所反映的恰是一个失败的爱情的经验教训总结。这种观点关乎如何引领学生对此诗作尽可能多元的理解,或者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诗意的探讨和把握的走向。将比兴手法在诗中的巧妙运用、桑女形象的分析落脚为本课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过《关雎》《蒹葭》《静女》,对《诗经》应该并不陌生,加之已有一定的文言积累,结合注释理解故事情节不会有太大障碍,可以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着重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目标:
1.温故拾遗,落实重要文言知识。
2.学会鉴赏《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并能学以致用。
3.分析桑女形象特点,从多角度探究桑女婚姻失败原因。
4.把握诗歌主旨,树立正确爱情观。
四、教学重难点:
1.分析桑女形象特点,从多角度探究桑女婚姻失败原因。
2.把握诗歌主旨,树立正确爱情观。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疑导入,激发诗趣
《诗经》中刻画了很多女子形象,比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比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比如《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些女子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著名学者鲍鹏山却说:我认为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当属卫国女子。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再次走进《氓》,走进这位卫国女子。
环节二:温故拾遗,课前检测
我们在第一课时已经疏通了句意,梳理了文章脉络,下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回顾《氓》知识点,2min后我们完成一个小练习。
①匪我愆期 ②渐车帷裳 ③乘彼垝垣
④氓之 (补写完整并指出句式) 则有泮
⑤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⑥二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