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 约24800字。

  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1.(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农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数字化战略布局,抢占未来农业发展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信息化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建设数字农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数字农业是指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它强调新兴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它代表了现代农业产业的新现象、新模式。对于数字农业而言,其本质内容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技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过程的全面调控,使得数字技术能够在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程序中充分应用,并有效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与信息化技术之间的深度、紧密融合,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引导传统农业产业逐步迈向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环境基础。
  数字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策略,它是数字经济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深入实践,可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并有效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突出特征就是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便捷化。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为农业带来了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其中智慧农田成为重要应用领域。通过智慧农田建设,对水、土壤、光热、微生物等农业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促进科学保护与利用,提高农业数字化生产效率。此外,精准农业、无人农机装备、机器学习、原位连续监测、智慧农业生产决策、基因工程等都将是未来智慧农田的运用领域。
  (取材于党立斌、李青芮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数字农业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农业数字化是数字农业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就必然要以数字化农业生产模式全面替代传统的手工劳作。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和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数字农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B.数字技术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等环节。
  C.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D.我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现已取得巨大成功。
  (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乡村建设的水平决定了数字农业水平的高低。
  B.数字农业的兴起会促进农业发展,有助农民增收。
  C.数字化农业生产模式的覆盖度是农业转型的重要指标。
  D.人工智能、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将会改变传统农业生产。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于使用无人驾驶谷物收割机,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收割庄稼作业效率。
  B.不必依仗农民收割经验。
  C.可大幅解放农村劳动力。
  D.提升了农产品额外价值。
  (4)根据材料一、二,下列对“智慧农田”的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领域不局限于作物种植。
  B.能解决遥感技术的业务痛点。
  C.需要借助科技企业助力。
  D.可以提升农田管理水平。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发展数字农业的意义。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
  2.(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吾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