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90字。

  古代诗歌阅读
  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1)
  高适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2)。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3)。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注释:【1】此诗为诗人离开长安后寓居蓟门所作。王之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诬谤而去官;郭密之,晚年任诸暨令。【2】搔屑:萧瑟。【3】芳节:良时。
  12.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适远”两句写诗人登上蓟丘,看到一片萧瑟景象,顿生孤独之感。
  B. “迢递”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已分别了十年,各自畅游于千里山水间。
  C. “才华”两句写王之涣、郭密之两友人的个人情况和所处时代特点。
  D. “逢时”两句写诗人人生路上遇事多有错谬,内心有着深沉的感受。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四句扣题,“迢递”八句承接此四句,回忆自己与二友人相聚时的情境。
  B. “阻”“带”二字形象写出云海阻隔、风雪交加的情状,交代“不遇”之因。
  C. 诗作结尾两句中的“矣”“但”两个虚词只为了凑足音节,无助于表情达意。
  D. 全诗由眼前景写到心中情,勾连过去和当下,层层渲染出诗人内心的感触。
  14. 诗中说“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诗人有哪些心里话要和友人说呢?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202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竹枝歌【1】
  苏辙
  其二
  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
  连舂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
  其三
  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
  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
  竹枝歌
  苏轼
  其三
  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其四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
  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忠直?
  注释:【1】竹枝歌:一种地方民歌,诗人多有拟作。
  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辙诗开篇描写景色,同时又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B.苏辙诗中“足悲诉”承“如有嗟”而来,引起下文。
  C.苏轼诗中“似当年”勾连起古今跨越千年的场景。
  D.苏轼诗中描写了人们围观长鲸的场景,令人震撼。
  13.下列对苏辙、苏轼二人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描写了人们歌唱的场景。
  B.都用了反问修辞加强语气。
  C.都各自在内容上前后相承。
  D.都形制短小而又立意深刻。
  14.“竹枝歌”多吟咏风土,抒发悲情。请比较以上二人诗中描写的内容及所抒悲情有何不同。(6分)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北窗【1】
  白首微官只自囚,青灯明灭北窗幽。
  五更风雨梦千里,半世江湖身百忧。
  壮志已孤金锁甲,倦游空揽黑貂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