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7870字。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而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现,古人所说的"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就是就此而言的。因为它“空”,所以它“有”;"空"通过我们的心灵变成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世界。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空山》)
材料二: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艺术依照“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观,在艺术创作中为了使欣赏者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特别注重“虚”的创造。
B. 中国艺术推崇的“虚”在绘画、诗词、造园等各种艺术中都有所表现,其中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
C. “静照”只有在断绝世务后才能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从而静观万象获得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诞生艺术的心灵。
D. 心灵内部的“空”比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为重要,它能产生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艺术人格和艺术上的神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中西方美学观的比较,突出了“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
B. 材料二中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论证“物象呈现灵魂生命”的观点,增强论证说服力。
C. 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证的中心都指向“空灵”,但是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
D. 中国戏曲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体现了“空”的艺术特点。
3. 下列选项,不符合“空灵”特点的一项是( )
A.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 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严羽《诗话》)
C.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计成《园冶》)
D.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姚鼐《登泰山记》)
4. 如果你是一位欣赏者,怎样才能做到“对物象造成距离”,获得美的享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 法。
5. 材料三描绘的“大观园”景致具有空灵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二的观点加以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错,材料一“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并没有与绘画、诗词比较。
C.“‘静照’只有在断绝世务后才能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从而静观万象获得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错,材料二“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说的是“静照的起点”,“呈现着它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是说万物的状态。
D.“它能产生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艺术人格和艺术上的神韵”错,材料二“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强调是“基本条件”,选项说法绝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荒唐证实着的传说
铁凝
围绕一座赵州桥,有着许多故事,人们把它编辑成书,有字典样厚。那故事大都和八仙联在一起。
中国人差不多都知道,鲁班修完这座长虹般的拱桥后,便有八仙纷纭而至的事:他们怀着对人间的疑惑且玩世不恭的心理,尽与鲁班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先是张果老倒骑驴背对鲁班的戏弄,而后是柴王对这桥在力学方面所进行的更严峻的考验。然而鲁班经受住了这考验,在桥的存亡关头,他只身乘小舟用手托住了这桥,从此在桥的石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