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9590字。

  2022级高一•五月•三校联考
  语文科 试题
  命题人:汕头金中 张燕 闫葳 叶爱娜 许佳玲 郑晓慧 林茹 王育育  审题人:汕头金中 叶爱娜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就需要文学批评家有更高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并且敢于做一种价值判断,对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文学作品,要敢于批评,敢于亮剑。
  美国文学评论家韦勒克说:“价值问题置之不顾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和分析任何艺术作品。”文学批评的一个很重要功能,就在于具有否定意义,也就是去伪存真,为比较优秀的作品留存余地,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文学史上那些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敢于裁断,敢于批评,他们走在公众前面,对公众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
  当代文学批评为什么缺乏公信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有两个,一是批评家本身就没有价值判断的能力。由于学养有限,趣味不高,视野狭隘,很少阅读国内外文学经典,所以,一看当下作品满眼都是经典,处处都是大师。更有甚者,价值错位,思想混乱,没有基本的审美趣味,无法承担起引领健康阅读的职责。二是批评家陷于人情伦理,甚至金钱伦理的漩涡而无法自拔。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很差,但由于人情的因素,或者有了金钱介入,就违心地唱赞歌。这类批评家,确实是需要反省的。一个批评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能够对作品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并正确地评价。
  对此,美国批评家威尔逊说,从历史的和生平的角度出发,在演绎文学作品时,不论探求多么全面彻底,我们都必须准备尝试评估,而且还必须能够识别优劣,分辨一流与二流。否则就根本不是撰写文学批评,而仅仅是文学文本里反映的社会史或政治史,或者着眼于过去时代的心理个案记录。“评估”“识别优劣”,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最根本素质和起码的专业精神。如果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批评家。
  (摘编自杨光祖《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文学批评》)
  材料二:
  文学批评如何重拾公信力?这是当下文学批评界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从批评的素养、观念、语言入手,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批评家的素养是很多作家都关注的问题,这表现在批评家的真诚上。有的批评家过于“自信”,经常用一些“大词”对作品进行判断,动不动就“里程碑”“史诗性”“开创性”等。有的“专业批评家”喜欢出席名目繁多的作品研讨会,不太读作品就理直气壮地发言。有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就不满意,或以某种不变的观念去衡量所有的作品。这就是因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批评家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无法引发读者共鸣,文学批评工作就无从开始。
  B.批评家自身缺乏价值判断的能力,或受到人情、金钱因素干扰,缺乏起码的专业精神,导致当代文学批评缺乏公信力。
  C.具有并敢于坚持自己的审美趣位,对作品的优劣做出细致分析和正确的判断,是一个合格文学批评家所应具备的素质。
  D.真正的文学批评通过分享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来阐明文学作为生命世界所蕴含的秘密,并表达作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普遍关注批评家的素养问题,对那些“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的缺乏真诚态度的批评,往往置若罔闻。
  B.批评家的平等意识是文学批评拥有不可替代魅力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家要放弃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性。
  C.批评家要进入作家与作品深处,才能进行有效对话;自以为是的批评家是不可能在批评实践中成功建构对话情境的。
  D.优秀的文学批评应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道理”,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共鸣,自然而然接受其中的道理。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评论大家茅盾先生尝试运用各种视角来表达对作家和文本的认识,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理论的元素都在他的文字里有所体现。
  B.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对果戈理《与友人书简选》一书提出批评,指出“书里散发出来的不是真理,而是对死亡的病态的恐惧”。
  C.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微博发文,宣布李子柒刷新了“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纪录,《人民日报》点赞李子柒活出了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
  D.文学批评家李健吾说过:“批评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不在自己具有术语水准一类的零碎,而在于具有一个富丽的人性存在。”
  4.材料二论证上有哪些主要特点?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
  5.当下,文学批评应如何建立与作家、读者间的良性关系?请结合材料提出几点建议。(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给我一枝枪
  茹志鹃
  我赤手空拳,紧贴在绝壁上,面前是万丈深渊,战斗机笔直地俯冲下来,在我头上掠过,接着,咯咯地射来一串机枪子弹,第二架又怪声啸叫着,从我头上擦过去,接着第三架,羞辱我,威吓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对。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我愤怒地大喝一声:“强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