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80字。
21 女娲造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澄澈、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
(2)了解神话的概念及其特点。
(3)复述故事,体会想象和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4)理解课文大胆新奇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速读课文,达到复述故事的效果,把握文章内容。
(2)发挥联想、想象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
(3)通过本文与《风俗通》的记载对比,体会女娲“神性”与“人性”结合的光辉形象。
3.情感价值与价值观:感受并学习伟大母亲女娲勤奋、智慧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神话的特点;复述故事,体会想象和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感受神话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难点:通过本文与《风俗通》的记载对比,体会女娲“神性”与“人性”结合的光辉形象。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看过下面这些故事?
出示神话图片(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让学生进行猜测。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神话。
(二)理解神话概念
那么什么是神话呢?
概念: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
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其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① 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呢?(不是)
② 明知道这些故事并不存在,我们可我们听起来还是津津有味,这是为什么呢?这些故事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想象、幻想)的却如此,神话最大的特点就是如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神话——《女娲造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把握情节
过渡:神话是多姿多彩的,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而一位来自四川的作家袁珂对此深有体会,并为此深深着迷。
(一)作者简介及字词积累
1.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述颇丰。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