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410字。

  2023年宁波市提前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5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公整。
  伴随着人们治理水,认识水,开发水,保护水,鉴赏水的过程,逐步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水文化。班级开展“上善若水”水文化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活动导入(8分)
  1.小语为本次活动撰写了活动导语,请你帮小语解决导语中的问题。(5分)
  水流到哪里便润泽了哪里。水系流过干涸的土地,便马上柔软了大地,使它又湿润xīn   ▲  香了起来;水系流过干涩的双唇,便瞬间滋润了唇角,使它又丰盈剔透了起来;水系流过花朵,便立即柔润了花瓣,使它又抬起已经niān   ▲  了的头,生机勃勃了起来;            ▲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xīn   ▲     niān   ▲ 
  (2)给加点的“剔”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1分)
  A. tì              B.tī
  (3)活动指导老师认为,小语的导语虽然引出了“水”,却未能引入“水文化”探究活动。请你再为导语写上一句话,与前文衔接流畅,且更加贴合活动主题。(2分)
  ▲                                              
  2.请你向小语推荐一种字体来誊写导语,并说明理由。(3分)
  ①            ②               ③             ④
  我选▲,                         ▲                                 。
  任务二:“水”寄情思(16分)
  3. “水”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多姿多彩的“水”点缀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1)   ▲   ,在水一方” “长风破浪会有时,(2)   ▲   ”中的“水”象征着某种障碍与困难,但也正因有困难,才凸显了追寻目标的坚定;“(3)   ▲   ,万里送行舟” “(4)  ▲   ?   ▲   ”(崔颢《黄鹤楼》)中的“水”寄寓了绵绵不尽的乡愁;孔子一句“(5)   ▲   ,   ▲   ”警示人们光阴如水而易逝,要好好珍惜;辛弃疾面对滔滔长江思绪如水, “(6)   ▲  ?   ▲   。    ▲   。” 道尽千古兴亡的慨叹。(10分)
  4.小语将以下诗歌设计成微电影镜头,以直观展现“水”等意象对于寄托作者情思的作用。请你帮助小语完成脚本设计。(6分)
  玉仙馆
  (唐)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景别 摄法 整体画面(2分) 配音 预期效果(4分)
  远景 从人物后面拍摄 (1)                      ▲                      水流声、鹧鸪声 (2)                      ▲                     
  任务三:赏“水”之意(18分)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丙)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①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②,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③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姚鼐《游双溪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