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3050字。
2023届安徽省铜陵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思想里面突出体现了崇德的精神,可以说,“崇德”是孔子思想的总精神。什么是崇德?崇德就是始终把道德放在首要地位,无论是国家的政务外交,还是个人的修身养性,都要以道德价值作为评判标准,对人对事首先要从道德的角度加以审视。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不相信强权暴力能够成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方法,他的理想是要用道德文化的力量,用非暴力的形式来实现对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和领导。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以德治国”。《论语》里,孔子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修养的种种论述,处处体现了崇德的精神。这种崇德的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道德基础。
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是孔子最重视的道德观念。在《论语》里,孔子有一百多次谈到“仁”。《吕氏春秋》记载“孔子贵仁”。“贵仁”就是说孔子在诸多的道德观念里,最重视最推崇“仁”。当时还没有“价值”这个概念,古人都是用“贵”来表达这个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思想突出体现了“崇德”的精神,崇德就是始终要把道德放在首要的地位,孔子谈到国家、社会、个人时,处处体现了崇德的精神。
B.在孔子思想中,“仁”代表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既是为人的原则,也是至高美德,又是社会理想,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C.孔子的“忠恕之道”,可理解为尊重对方及对方的需要,不把别人作为自我实现的工具,只要坚守这一思想,就能避免霸权主义的产生。
D.如何处理义、利关系,孔子、孟子和董仲舒都有阐释,均体现“尊义”的思想,这一思想从先秦到西汉,都一以贯之,并推展到后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强权暴力不能成为治理国家的方法,应该用道德文化的力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B.在俄乌冲突持续的今天,双方若能保持冷静,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两国的纷争或许能化解。
C.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符合孔子对“义”的阐述内容,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D.道德重于一切、他者先于自我、道义高于功利、以中庸排斥极端、以和谐取代冲突等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孔子“仁”的道德观的一项是()(3分)
A.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
B.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4.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回望过去的成长岁月,我们也许与某位老师发生过不快,也许与某位同学发生过别扭,也许与某位朋友发生过误会,也许与父母发生过冲突,也许……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正红旗下(节选)
老舍
假若我姑母和我大姐的婆婆现在还活着,我相信她们还会时常争辩:到底在我降生的那一晚上,我的母亲是因生我而昏迷过去了呢,还是她受了煤气。
幸而这两位老太太都遵循着自然规律,到时候就被亲友们护送到坟地里去;要不然,不论我庆祝自己的花甲之喜,还是古稀大寿,我心中都不会十分平安。是呀,假若大姐婆婆的说法十分正确,我便根本不存在啊!
似乎有声明一下的必要:我生得迟了些,而大姐又出阁早了些,所以我一出世,大姐已有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