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10字。

  课时50 名篇名句默写
  ——读懂选准,正确书写
  课堂讲义
  复习任务  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出高考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试题语境中选准句、写对字。
  知识图要
  活动一 理解到位,读懂选准
  一、准确理解每一篇背诵篇目
  1.翻译为先,背默全篇
  对于高考要求背诵的每一篇诗文,要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再对文本完整翻译;在理解课文语句和段落意思的基础上,根据文脉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逐层背诵。之后再默写。默写的时候要做到“三到”——手到、眼到、心到,这样可以强化记忆的效果。
  2.理解为先,透彻全篇
  对于情境式默写,不能想着走捷径——从现成资料中或者网上找来情境式默写汇编习题做和背,因为情境式默写的前提是考生对所考查篇目的句子含意要真正理解,死记硬背则收效甚微。而且,还要对文中重要的手法弄通弄透,对段落和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文中涉及的文化知识要熟悉,还要能够将文中的名句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
  二、准确理解试题情境,保证选对句子
  情境式默写在于命题人在题干表述中有一定的限定和提示,需要据此来搜寻、确定所要填写的句子。命题人在情境中的设题角度主要有:
  1.语义解释型。即对要求填写的空缺内容有解释性表述,要求考生依据这些提示信息作答。
  例:[2021•全国乙卷第16题(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语便是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解释,也是对诗歌主旨情感的陈述。
  2.关系补充型。即在题目中设置一定的背景,作为所填内容的原因、结果、转折、递进等条件,考生依次推出答案。
  例:[2020•全国Ⅱ卷第16题(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
  “ 以为轮”是合乎圆规的条件,而“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使之然也”。
  3.语境完善型。即在题目中所填句子前或后提供一定的语境,考生根据语境作答。
  例:[2021•新高考Ⅰ卷第17题(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是对“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的进一步解释和完善,自然推出所填内容应为“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飞花令式。即以诗中某一意象为中心,要求考生写出带此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