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4450字。
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科学发现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这需要文化底蕴的涵养。科学与人文传统、人文关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艺术人文并不妨碍科学研究,往往还是创新的源泉。现代学科高度分工,在科学、艺术两方面均取得高成就难度很大,可很多科学大师依然热爱文学艺术。当代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练习书法,念唐诗、宋词,背诵古文,精研鲁迅、王国维、冯友兰等的著作,他说:“这些书看起来与我后来研究的数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者的成长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历史上未曾出现过一个大科学家在没有文化的背景里能够创造出伟大发明的情况。”可见,在求索未知的阶梯上不断攀登,艺术与科学可以相互激发。原创性的科学发现、颠覆性的科学创新、“从0到1”的科学突破,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的激发,这就需要让科学与人文携手同行。当前,我们正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无论是探索未知奥秘,还是攻克“卡脖子”难题,无论是加强基础研究,还是提供科技解决方案,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而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促进科学与人文融合,不仅能树立科技为民、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更能为科技创新带来丰富的源头活水。
(摘编自喻思南《科学琴键演绎人文旋律》)
材料二: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个民族对其文化基因的自觉与坚守。爱国、创新、求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历代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全社会对优秀科学家群体精神禀赋的基本认同。回顾我国科技发展史,无论在哪个时期,科技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科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艺术人文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很多科学大师热爱文学艺术。
B.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它的理性认识论与怀疑精神,为我国历代科学研究提供精神支撑。
C.道学“法天贵真”的思想包含尚自然和反矫伪两个方面,是当今坚决抵制科研不端的哲学基础。
D.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影响科学家精神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要相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相融。融则利,离则弊。
B科学是客观现实,是从实际出发的;而人文则是主观感受,是从想象出发的。
C.材料二多次征引传统文化典籍中的言论并进行解释评论,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D.新时代科学家应坚持科技强国、科学报国,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正是音乐赋予我无边的想象力。”
B.数学家苏步青说:丰富的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我对数学的理解。
C.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提出:博士生通过论文答辩要先背过《老子》和《论语》。
D.理学家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4.请从材料二所论述的科学家精神中选取两,种用袁隆平、屠呦呦、钟扬三位科学家 的事迹加以说明。一种精神用一个事迹说明即可 (4 。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如何更好地进行科研才人的培养?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奇死
莫言
成麻子带领鬼子兵轰炸完村里的草鞋窖子后,终于获得解放。他倚在一棵树上喘着气,听着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鬼哭狼嚎声,腿自动地萎缩。他的背擦着柳树枯燥的皮,一滑到底。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村东头偏僻角落上那个数一数二的大窖子,每天夜里都聚着三十二十的男人,一边编草鞋,一边说笑。日本人往这个窖子里投进去四十多颗炸弹,爆炸过后,窖子就成了一个颓平的坟墓,只有一根支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