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30字。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名著阅读。(5分)
(1)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两项。(3分)( )( )
A.《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
B.在流沙河,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大战,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C.《朝花夕拾》展现了一幅幅浓郁的江南乡镇的风俗画,比如出嫁儿女的归省、过年的规矩、迎神会的盛况、目莲戏的热闹、治病的陋习等。
D.《范爱农》中的范爱农,内心充满爱国热情,但当时的环境使不肯随波逐流的他穷困潦倒,一腔热血的他以白眼示人。忆起他,鲁迅内心充满同情和痛惜。
E.保尔在成长中遇到了一些“重要的人”,比如冬妮娅,保尔通过冬妮娅的引领和推荐,加入了红军。
(2)阅读名著《水浒传》两个选段,探究其语言上的特色。(2分)
【片段一】吃到酣里,也有唱的,也有说的,也有拍手的,也有笑的。正在那里喧哄,只听得门外老鸦哇哇地叫。
【片段二】(背景:武松被发配孟州,在牢房不肯贿赂差拨。)差拨首:“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事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当与书中的各异的人和事交触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或重塑。
A.“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一句中的“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
B.“走近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
C.“当与书中的各异的人和事交触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此句的主语是“我们”。
D.“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或重塑。”一句是条件复句。
3.综合性学习。(5分)
“爱你孤身走暗巷”这是歌曲《孤勇者》中的一句歌词。歌曲《孤勇者》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为此,某中学开展主题为“《孤勇者》流行原因大揭秘”综合性学习,邀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词作者唐恬,本人跟癌症抗争9年,以超乎常人的意志与病魔周旋,她热爱生命,将苦难踩在脚下,将命运的咽喉紧紧扼住,把平凡英雄的气概揉进了歌词中。她曾说:“要把这首歌写给每一个和自己一样不善言辞、孤身走夜路的普通人,去唱平凡角落里的真实人生。
【材料二】武汉的一所小学围绕《孤勇者》在幼儿、小学生中大火的现象做了一项调查。有孩子说,喜欢这首歌是因为歌词“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有孩子说,“听到《孤勇者》就全身充满了动力。我们都应该像孤勇者一样坚强,不怕任何风雨”。孩子们对《孤勇者》的喜爱并不是单纯跟风,而是这些歌词确实鼓舞了他们,鼓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英雄主义”。
【材料三】《孤勇者》是游戏《英雄联盟》衍生动画片《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的中文主题曲,有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都有英雄梦,这首歌曲就塑造了孤胆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有网友分析,可能是因为有人曾用《孤勇者》歌曲配《奥特曼》等动画视频,从而使这首歌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网友认为,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以《孤勇者》为背景音乐的短视频也对孩子们造成了一定影响。
【材料四】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曾多次使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向“凡人英雄”致敬。网上有个热搜:某小学一个班输了拔河比赛,孩子们哭成一片,老师提议唱《孤勇者》。音乐响起,唱到“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时,孩子们瞬间“满血复活”。
(以上材料摘选自《新民晚报》、央视网、《潇湘晨报》等,有改动)
(1)任务一:请结合材料,概括歌曲《孤勇者》在幼儿、小学生中流行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小文认为《孤勇者》的歌词虽然很好,但幼儿、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容易听懂,这首歌在他们中间流行,说明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听唱的儿歌“缺席”了。针对这个困惑,5月20日,他写了封信给学校教音乐的张老师。这封信在格式和措辞上各有一处不妥,请你找出并帮他修改。(2分)
①格式:________ ②措辞:________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
我有一个疑问想向您请教:近期歌曲《孤勇者》火遍大街小巷,尤其在幼儿和小学生中传唱非常高,但是歌词、曲调等并不适合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请问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儿歌为什么越来越少了?该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
请您抓紧时间给我回信。
2023年5月20日
学生小文
4.默写。(5分)
(1)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_,心乐之。 (柳宗元《小石潭记》)
(2)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某班开展“立君子之德 养浩然正气”主题活动,老师让同学们即兴背诵古诗文中体现这一主题的诗(文)句。请写出你背诵的连续两句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3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词中涉及哪些人物及其相关事件?(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