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40字。
古诗阅读
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7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夕次洛阳道中
崔涂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高树乌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夕次旴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诗和韦诗,题目相近,“次”字表明都是以驻留他乡为创作情境的羁旅诗。
B.“高树鸟已息”“雁下芦洲白”,这两句既暗扣诗题,又烘托作者处境。
C.崔诗中作者因独自渡河而生慨叹,韦诗点明自己因钟声无法人眠。
D.崔诗和韦诗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均为写景、叙事和抒情兼胜之作。
15.这两首诗的抒情方式和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2023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休洗红①
[唐]李贺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卿卿②骋少年,昨日般桥见。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注]①乐府古题。明末清初曾益:“言红莫洗,洗多则色浅,以比人莫骋,骋则易老。”②卿卿,此处是送别时女子对爱恋男子的称呼。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王诗写主人公在春日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之后,登上高楼,乍见青青柳色,便触景生情。
B.王诗抓住少妇心理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细致描写,以此来刻画人物形象,耐人寻味。
C.李诗开头两句与《诗经•氓》三四章均采用比兴手法,其借助物象迥异,作用却相同。
D.李诗语言浅近,节奏明快,爱称与送别之语,揭示出了女子对男子的深情,极富意趣。
15.“封侯”体现了大唐时代人们怎样的普遍心态?两诗分别流露出主人公什么心理?(6分)
2023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