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 约15020字。

  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伦理学的全部关切即是人类自我及其生活世界的日常根本与精神根基,其所探所究正是人类生活世界中最经常却又最隐幽的日常行为之规则与品行问题。坚守行为底线便成为每一个人一生修炼的人生功课,而坚守底线伦理关切则成为伦理学人最应该保持却又最难保持的学术姿态。在当代中国伦理学人中,周辅成先生无愧于始终如一坚守这一学术姿态和学术信念的伦理学家称号,终身执着不变的人民正义伦理或“人民伦理学”,既代表着他的伦理学术,也代表着他的伦理人生和道德人格。
  正义是一个最古老却又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之一,关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伦理乃至整个文化生活的根本秩序与行为义礼。对于正义观念和正义理论,西方现代社会更侧重于从整体秩序、程序、形式和关系等宏观层面来解释。比如,现代美国政治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罗尔斯,就将正义视为“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一如真理之为人类思想的第一美德或最高成就。柏拉图说,城邦国家的公民各守自身的身份、各安其位、各守其责,即为正义。《圣经旧约》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即是正义;可转眼到《圣经•新约》,正义却被博爱所替代:“打你的左脸,把你的右脸伸过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周辅成的解答是:人民,也只有人民,才能解答“谁之正义?”因为“人民是民族道德的基础,是一切美善的最后根源”。也就是说,只有人民才是人类社会正义的主体,也只有他们在长期艰难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渐积累、普遍认可并长期遵循的道德才是真实可行的道德。
  所以坚持人民伦理的底线思维,一直是周辅成始终不渝的伦理学立场。在其早年关于道德理想主义的研究中,他就敏锐地指出:“理想之于现实,非云天之于山石,乃系泥土之于树木。”受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文豪及其作品的影响,周辅成尤其欣赏莎士比亚的“普通人性”、托尔斯泰的“人民传统精神”,也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古老的“建中于民”“成庶中正”之平民道德传统的偏好与坚持。他欣赏莎士比亚的“平民”本色,称赞莎士比亚是一位人格卓立的“真实的平民”,确信正是这种平民情怀才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保持“人情化”“血肉化”并最终能够探险英伦“民族灵魂内部”的心力之源。
  周辅成之人民伦理学的第一原则是,以人民尤其是普通民众为道德本体,伦理学的一切基本考量都必须“以人民道德为中心”。从人民及其真实日常生活实践出发,以人民为价值本体或第一价值考量,始终把人民的意愿、利益、目的和理想放在优先地位,乃是人民伦理学的应有本义,也是其普遍特征。他写道:“总而言之,一部令人满意的、脚踏实地稳稳当当的、毫不浮夸的伦理学,总应该是以普普通通的、过惯道德生活的人民的道德作为出发点,以至是最终点。”无论人类文明或文化的类型差异如何,人类早期伦理观念的形成和道德生活实践最初都是以美德伦理的形式呈现并行诸实践的,而在人类早期道德生活的具体德目中,“正义”或“公正”都占据着核心地位,堪为诸德之首。在周辅成看来,人民正义之所以是第一伦理原则,绝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早期道德观念史的史证所然,更根本的是人民正义本身即是最真实普遍的正义,代表了所有人都应当且都能够遵循的底线伦理规则,因此也是所有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赖以建立的基础或出发点,缺少这一基础或出发点,其他一切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的建构与践行就会成为无“由”之“理”、无“始”之“道”、无“从”之“德”。
  周辅成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十年有余,哲人其萎,其哲永恒。他的人民伦理学,尤其是其对人民正义伦理终身都不曾消歇的呼唤,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得起时间和理性的检验。
  摘编自万俊人《“人民伦理学”的探究者与践行者——周辅成伦理思想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辅成先生一生坚守底线伦理关切,这是伦理学人最应该保持却文最难保持的学术态度。
  B.西方现代社会更侧重于从整体秩序、程序、形式等宏观层面阐释正义观念和正义理论。
  C.周辅成先生的伦理学立场坚持人民伦理的底线思维源于他认识到人民是人类社会正义的主体。
  D.周辅成先生认为人类早期道德观念史的史证决定了人民正义是人民伦理学第一伦理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通过对伦理学内涵的阐释,再谈及坚守底线伦理关切,自然地引出周辅成及其思想。
  B.文章第二段以《圣经》为例,证明正义是个古老而又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的观点。
  C.文章主体部分从分析“正义”“立场”“原则”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呈并列关系,逻辑严密。
  D.除了对比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引用论证等方法,让周辅成伦理思想显得更直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义是一个最古老却又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关乎人类社会的根本秩序和行为义礼。
  B.周辅成先生正是受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等人的影响,更加坚持人民正义伦理。
  C.周辅成先生认为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的构建与践行,一旦缺少人民正义,就会失去基础。
  D.人民伦理学的普遍特征就是把人民放在优先地位,以人民尤其是普通民众为道德本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商务部明确引导各地在牌照、充电、通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加快建设完善全国性的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连日来,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不断推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