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890字。

  2023广东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规范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有的由西方文明发起的现代化道路,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的殖民扩张性及西方中心主义价值倾向,在当今世界呈现出两大发展困境:一是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二是局部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与人类整体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
  与现代化道路相对应,我们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既有文明形态。第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要求实现工业化,还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发展。它是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全新产物,是从全面的、整体的视角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全新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种新形态,在经济上,主张形成世界各国经济的自主发展,不再存在资本垄断和金融霸权,反对任何以牺牲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获得的财富积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政治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赞赏各国打造适合自身的政治体制;文化上,努力消除任何形式的文化中心主义,拒绝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尊重少数族裔平等享有文化发展的权利;社会上,注重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努力实现社会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生态上,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反对任何国家、团体、个人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攫取物质利益。
  (摘编自《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材料二:
  现代化在古老中国大地上早有萌芽。现代化孕育在中国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中,现代化追求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安邦的基因中,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国古人的价值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中国古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损有余而补不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价值理念,是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方所走的现代化道路,存在着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之间、局部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与人类整体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
  B.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人类共同价值。
  C.在推进手段和治国之道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思想、整体性思维、入世求实观念等为重要的思想资源。
  D.提出“四个现代化”,是我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我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次伟大革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则材料分别侧重阐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的萌芽和理论发展。
  B.人类文明新形态致力推动个人、社会、世界的全面发展,突破了西方发展困境。
  C.依靠外部文化的支持,汲取其宝贵经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会越走越宽广。
  D.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不同阶段,我国对现代化的探索一以贯之。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领导人:“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马克思:“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
  C.恩格斯:“一门学科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学科的术语革命。”
  D.毛泽东:“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4、国家领导人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4分)
  5、我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唯命论者  郁达夫
  在市立第十七小学教书的李德君先生,从家里闷闷地去学校;原因是泡饭的汤水太热,在他舌头上烫起一个泡。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两句老话,却是他最佩服的哲学。
  河边大树上的一只老鸦,呱呱地向他叫了两三声。他双眼不禁一阵眩惑,于是,铺路的乱石,又绊住了那双早已开了大口的旧皮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