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 约17820字。

  高2023届高三5月模拟检测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从古老的甲骨卜辞、钟鼎全文,简册帛书,到手抄印刷的书籍手卷、线装书册,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承载着中华儿女丰富宝贵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养分,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和心灵寄托。推动古籍的保护传承,不仅可以保存历史记忆、赓续中华文脉,更能让古之精华为今所用,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注入新元素、开拓新境界。
  古籍从历史深处走来,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为人处世之道。比如“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讲述的是从政为官心里要装着百姓安危冷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比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号召干事创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彰显担当。挖撅古籍中蕴含的精神财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我们才能赓续中国民族文化血脉,促进中华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与光彩。
  保护是传承的基础。10万部(件)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发布,实现免登录在线阅览;“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评选并公布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收录古籍13026部,命名20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各地逐步建立本地珍贵古籍名录和重点保护单位评审制度,对存世古籍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分级保存保护……近年来,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古籍修复技术不断精进,古籍保存条件显著改善,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古籍保护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推动古籍的保护传承,要学会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做好当代古籍保护工作,科技的保护支撑作用十分重要。在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智能化古籍脱酸增强装置可以对整本古书进行脱酸加固处理,让面临风化消失风险的古籍“重荻新生”。江苏省以“江苏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为基础,统筹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把各种古籍文化展览从线下搬到线上,让读者在“云端”就能感受中华古籍之美。
  留存在中华大地上的古籍典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成为我们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把古籍典藏保护好、利用好,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促进古籍事业发展,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摘编自《把古籍典藏保护好、利用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和心灵寄托。
  B. 只有保护好古籍,才能传承好古籍。
  C. 把各种古籍文化展览从线下搬到线上,也是对古籍的利用。
  D. 把古籍典藏保护好、利用好,未来才能将其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B. 文章第三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C. 文章第四段通过一些统计数据,论证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瞩目成就。
  D. 文章第五段以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为例,论证古籍保护工作中科技的保护支撑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动古籍的保护传承,可以保存历史记忆、赓续中华文脉。
  B. 古籍活化利用应注重时代化,以当代视角汲取古人智慧和历史经验。
  C. 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持线繁荣。
  D. 古籍保护向科技要动力,就是指要利用科学技术推进古籍的数字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未来才能将其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错。文章最后一段是“留存在中华大地上的古籍典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选项把原文“早已”变成了“未来”,改变了时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幻现实主义这一命名意蕴丰富。科幻现实主义中的“现实主义”,意味着以立体的视角宏观地把握现实。这里的现实不仅是物理、具象、实在层面的现实,也包括虚拟、数据、意识、非人类、精神等维度的现实。科幻现实主义中的“科幻”意味着筑梦、想象、求变意识,用科幻来反映未来,显示了对人的深层关怀。
  科幻现实主义的发展具有社会历史之维。改革开放40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