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358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近来接连出现的爆款文化创新节目,无不证明了艺术创作“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具有令观众惊艳
的力量。在屡屡对这些节目赞美、惊叹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思考,这类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创新类节目 是如何炼成的?河南卫视推出的《唐宫夜宴》《天地之中》《祈》等致力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依托 现代技术、精心制作的节目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
追溯历史,破解传统密码。与众多新兴媒体及其文化产物不同,传统文化创新节目与生俱来裹挟着 厚重的历史感和历经岁月沉淀的独特“包浆”韵味,这使它在文化节目存在形式同质化、制作浅表化等 问题的当下依然具有先天的吸引力。而如何从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攫取“文化亮点”并提炼出新奇创 意,是制作文化创新类节目面临的首要问题。
河南卫视在这方面可谓别出心裁,表现不俗。端午节目开场舞《祈》以洛神、飞天为原型,采用真人水中起舞的形式再现曹子建笔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苦流风之回雪”的曼妙,舞出文化的“回归”;《丽人行》借老杜诗名,给每位演员画上花钿、斜红、面靥齐全的唐朝妆容,以重现“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大唐盛世……显然,在深入挖掘传统题材的基础上,选取最能触发受众民族自豪感、最能唤起受众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的文化元素,是这类文化创新节目频频“出圈”的关键所在。
以文驭娱,依托现代技术。任何一种传统艺术的重新演绎都离不开现代元素的融入。《离骚》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如果说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赋予文化创新节目以“内美”,那么现代化科技手段则起到了“修能”之用。以《天地之中》的设计为例。演员们于一片星河陨石中起手舞太极,再加上 3D 效果下配合磅礴背景音乐出现的张衡浑天仪、从飞船内部向外看到的祖国大好河山等等, 无一不给人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在短短的时间内,编导依托现代声光电技术,综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航天的精神内核,提供了丰富、深刻、可视化的艺术样态,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传达了中国传统美学。
值得注意的是,声光电技术如若运用得当,自有锦上添花之效,但若一味迎合观众对于声色的需求, 则难免为博眼球而匠气过重,甚至沦为纯粹“炫技”的媚俗之作。在这一点上,近年来但凡出彩的文化创新节目,都能做到主次分明、“道术合一”,在领悟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对观众审美品位和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它们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以文“驭”娱,让现代声光电技术服务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与内核,从而实现精神价值的输出和供给。
沉潜钻研,践行工匠精神。《祈》的意外破圈,再次证明了尊重文艺、精心制作的重要性。同时,也 从另一个角度提示了文化创新类节目在当下面临的一些问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一片丰沃温厚的土壤,从中择取一点加以发挥,往往能长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然而,如若创作者缺乏“工匠精神”, 只是套一顶文化创新的帽子生搬硬套,粗制滥造,不仅吸引不了观众,还易造成受众对传统文化的疏离甚至逆反心理。
《祈》的意义其实更在于,启示艺术创作者认识到任何流量的吸引和宣传的噱头都无法长久地留住大众的目光,唯有沉潜钻研,用心经营,花大成本、大工夫打磨作品,才有可能创作出令观众满意的好节目。例如,为了能在水下起舞,《红》的演员张娅姝先花了整整三年学会了潜水。为保证镜头完整性, 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在每次拉完红绸后迅速游到光照不到的水池角落,而且因水下无法沟通,每拍一条, 制作组都需上岸交流改进方案,就这样共下水 400 余次。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辛勤耕耘的文艺工作者们在各传统领域筑匠魂、塑匠韵、持匠心,才使广大观众发自内心为之折服,并从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当下,文化创新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依旧任重道远。一档成功的节目并不是简单地为传统而传统,不是将古代文化和现代技术机械结合,也绝非纯粹为迎合观众而产生的媚俗之作,而是需要团队用心发掘,用情演绎,关注到每一处细节,才能深入传统精髓,用旧瓶酿出新酒,真正做到如清代沈宗骞在《芥 舟学画编》中所言之“自出精意,自辟性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并引领观众深切理解民族精神内核,在复兴传统文化之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摘编自《文化创新节目的内美与修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唐宫夜宴》既叫好又叫座,是因为文化创新类节目具有令观众惊艳的力量。
B.《天地之中》的设计,体现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现代化科技手段完美地交织融合。
C.《祈》启示艺术创作者认识到,任何流量的吸引和宣传的噱头都无法留住大众的目光。 D.《红》的舞蹈演员水下起舞,作者使用此例是为了证明沈宗骞“开自己之生面”的观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创新节目所具有的厚重的历史感和独特的“包浆”韵味,使得它具有先天吸引力。
B.文化创新节目中的“内美”,指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与内核,亦可理解为“道术合一”中的“道”。
C.以文驭娱,指文化创新节目依托现代声光电技术,来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二者并重。 D.践行“工匠精神”是文化创新节目避免生搬硬套、粗制滥造,使观众折服的必要条件。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 没有优秀的文化基因,我们就不能赓续地域精神血脉,也就无法创造出令人赞美和惊叹的文化创 新类节目。
B. 文化创新类节目需要领悟传统文化内核,现代化科技手段则起到了服务助力的作用,二者相得益 彰。
C.一档成功的节目不是简单地为传统而传统,不是刻意炫耀现代技术的先进与精湛,也不是纯粹为 了迎合观众。
D.成功的文化创新类节目,需要破解传统密码,依托现代技术,沉潜钻研,去引领观众深切理解民 族精神内核。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特点。(4 分)
5.当下,一些文化创新类节目错字连篇,漏洞百出,甚至歪曲历史来博得观众眼球。请结合文章, 谈谈你对这些现象的看法。(4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远 行
何士光
这辆长途客车看起来遍体鳞伤,车身不止一处磕碰,车窗也缺了玻璃。人们像火燎一样地,从车门里挤进去,从车窗里翻进去。
“不要翻窗子好不好!”驾驶员吴老八大声喊道,“麻袋都放车顶上!还有背篼……”尽管他急得快哭出来,人们却再也听不见……
正是上午九点,梨花屯到处映着春天的阳光,远处的望乡岩无比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