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650字。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 根据课文默写。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②_____________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花喻雪,新奇传神,成为传颂千古的咏雪名句。
⑥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壮丽雄浑的风光,被后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南长街,位于老城南门外,运河右侧。其前身,即北宋始设之驿路。北挽长江,南携太湖,东倚苏州,西牵常州。漫长的历史里,此处是水陆官道的交点,太湖走廊的咽( )喉。如果说江南是中华母亲的锦xiù( )鲜衣,那么无锡就是一枚精致的纽扣,灼灼地xiāng( )嵌在胸前。大运河呢,恰似锦衣下母体内的血脉,甲 江南江北为一体,融合经济文化于一身。
(1)给加点字注音。
咽( )喉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锦xiù( ) xiāng( )嵌
(3)文中(甲)处应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贯穿 B. 贯通 C. 贯串
3. 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信步漫行,迈上清名桥。 。 。 。 。 。那是时光的皱纹,岁月的脚窝。数百年来,走过了多少行人,发生了多少故事,见证了多少盛衰,阅历了多少生死。它,就是一位大觉大慧的时间老人呢。心有知,口无言。
①古人远去,石桥依旧,只是栏杆粗粗糙糙桥面高高低低。
②清代,因避讳道光皇帝,易名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城,断桥。
③这是江南运河上年龄最大的一座单孔石拱桥,通体石砌,不着寸铁。
④同治八年原样重建,至今。
⑤此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系秦姓太清、太宁兄弟捐造,原名清宁桥。
A. ③⑤②④① B. ⑤②④③① C. ③①⑤②④ D. ①⑤②④③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正,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中的“富阳”,在富春江的北面。
C. 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作“避讳”,如唐代为了避讳李世民,凡有“民”的地方均写成“人”。
D.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为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综合性学习。(7分)
5. 某中学开展“探寻科技无锡”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小锡同学在搜寻资料时,对《无锡科技创新的五个维度》发展报告中的图表有所不解,请你关联两图并帮助他得出结论。
①结论一:
②结论二:
(2)【任务二】由中央广播电视台与Discovery探索频道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未来时》摄制组来到无锡,聚焦无锡物联网产业。为此,小锡同学想进行一次釆访报道,请和他一起拟写釆访提纲。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4月22日周六,威孚制造+5G创新实验室
采访对象 《中国未itchell Farkas,执行导演张兰
采访目的 了解《中国未来时》摄制组选择拍摄无锡物联网产业的理由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采访用具 纸、笔、相机或手机
采访问题 ①《中国未来时》介绍了未来中国的哪些方面?
②
③
(3)【任务三】请为小锡同学所撰写的新闻拟一则标题。
二、阅读与赏析(63分)
(一)(10分)
6. 阅读《水浒传》,回答问题。
(1)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批评《水浒传》时说:“鲁达、武松两传,作者意中却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