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750字。

  第五单元实用性写作(书短情长,学会说再见)—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单元目标
  1、体会作品中的时代洪流和个人志向、人生选择之间的深切联系,理解文中展现出的革命伟人和仁人志士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进而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具有的抱负和使命。
  2、把握课文各自的文体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针对性,感受作者在态度、语气、叙述策略、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单元篇目: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李斯《谏逐客书》、林觉民《与妻书》。两篇革命导师所作的演讲词内容深奥、思想深邃、情感深沉;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疏则劝谏角度巧妙、站位高远、论辩有力、说理透辟;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的遗书家国情怀令人动容,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作业要求
  1、以妻子陈意映的口吻,给林觉民写一封回信。
  2、以当代青年的身份,结合文章,给林觉民写一封回信,表达你对革命先烈的崇敬悼念之情。
  3、仿照恩格斯写给马克思的悼词,表达你对林觉民或其他人的哀悼,概述人物功绩、表达哀悼之情,要求言简、意丰、情盛。
  设计目的:
  1、“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强调“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书信是偏书面化的文体,讲究情深意切,悼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演讲词,是篇口语化的,讲求感染力和鼓动性。
  2、以一定的人物角色写一封回信,因为实用性文本是有特定对象、有特定表达目的,设置这种角色和情境,更适合学生体验和感知革命烈士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
  3、悼词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演讲词,原本的设计意图是仿照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写作思路和框架,给烈士林觉民写一篇悼词,以此达成单元文本之间的勾连,又能用这种形式让学生激发对祖国前途命运和责任担当的使命感。课堂上灵机一动,或许这个特殊的写作还可以再衍生更多,如对逝去亲友的悼念、对其他英雄烈士或平凡之辈的怀念,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宽素材和情感体验,有同学大开脑洞,还可以尝试写一篇给自己的悼词,悼词中可以总结自己的一生(那一定是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一生)、以怎样的目光回看生活的世界、以怎样的态度看待生死命题。
  01
  范文示例
  答君书
  意洞如晤。君之书送至,约已有十日余。每每提笔欲作字句以答,泪辄替笔墨而下,竟不能就。然念终不可负君之厚意,遂强作只言以复。
  君书中所言家国大义者,妾亦能略晓之。然共度朝夕之眷属忽而两隔,有情之人从此诀别,不复能见,孰能无怨?孰能无悲?君劝妾勿哀于失君之事,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