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70字。
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小美解说稿中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泗水国、钟吾国、宿国都城。她历史悠久,人文huìcuì ,素有“华夏文明之脉、江苏文明之根、淮河文明之源、楚汉文化之魂”之称。洋河、双沟酒弛名中外,骆马湖、洪泽湖像两颗璀璨 的明珠镶嵌于此,大运河、古黄河等众多河流穿境而过。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赞叹她为“第一江山春好处”。
岁月如歌,历史无言。每一缕尘烟都渴望被铭记,每一段岁月都值得去感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人文huìcuì_____ 璀璨 _____
(2)上文中有个错别字是___应改为________
(3)请写出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复句类型。
二、情景默写
2.同学们正在交流课内古诗词名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名句填空。
中华广袤肥沃的土地、绵长深厚的历史,涵养了深沉的家国情怀:范仲淹以“浊酒一杯家万里,(1)_____”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面对边塞的壮丽风光,岑参诗情所至,一联“(2)______,(3)______”红白映衬、色彩鲜明;辛弃疾以“(4)___,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苏轼也借用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得到重用、为国立功:“(5)______,(6)______”;国破家亡,仁人志士铁骨铮铮,《别云间》以“(7)______,(8)______”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诗人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文天祥则以死明志,“(9)______?(10)_____”的豪言成为千古名句。
三、综合性学习
3.请你参与某中学以“家教家风我来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下面是小素同络上搜集到的一个饼状数据图,仔细观察,请用简洁的语言帮她概括其主要内容。
(2)小迁同学创作一副有关家教家风的对联,请你根据其上联,并结合第(1)小题的答题感悟,拟写出下联。
上联:双亲言传身教影响潜移默化 下联: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材料顺序被小美弄乱了,请你帮她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鲍照(约414—466),祖籍东海(今属山东省),南朝宋文学家。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生活琐事。
D.本诗尾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5.小美发现李白《行路难》和本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体裁上都属于____诗;内容上“行路难”都暗指_________。
6.清代沈德潜评价此诗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愁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