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 约11440字,答案扫描。

  高三语文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全球化时代,社会生活各层面的不断加速使得“速度”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景观,“加速逻辑”不仅积极作用于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诸种物质层面,也重塑了我们观看与感知世界的方式。然而,速度给人们带来了便利、轻快和解放的同时,也带来了时空的焦虑感、个体的不安全感以及意义的丧失感。
  这种广泛存在的“焦虑”被定义为对一些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过度担忧的一种情感体验,过度的、持续的焦虑情绪会带来难以消解的痛苦,引发严重的心理病症。在现代都市生存中,现代人真实地生活在焦虑之中,这种焦虑的情感体验普遍存在于网络消费、个体交往、日常工作等现实情境中,已逐渐从个体情绪发展为一种典型的时代症候。
  首先,随着消费经济与网络媒介的联结,“网购经济”应运而生。互联网拓展了极为广阔的消费市场,中国人正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新的消费纪录,展现出网络消费的速度与激情。然而网购这种模式所带来的冲动消费以及购物成瘾,却给人们带来了更深的情感焦虑。从“买买买”到“断舍离”,反映的就是一种与消费社会时尚生产模式相对应的快消模式,当消费的激情退去,“断舍离”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现代人的焦虑情绪也开始不断蔓延。
  其次,网络媒介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现代人的交流日益快捷,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依赖于“屏社交”。虽然使用社交媒体可以快速获取信息以及拓展人际关系,但不断刷新的信息流刺激着紧张的神经,被美化的图像信息激发着攀比的欲望,虚拟的人际关系制造着亲密的幻觉,而真实的社会交往则被隔离。更不容乐观的是,现代人的社交即使走向线下也未必称心如意,因为交往的流动性加剧了情感焦虑。相比传统社会或乡村社会而言,大城市人与人的交往往往是萍水相逢式的,很难建立起持久的交心友谊。现代人呈现出一种“气球式”交往模式:刚开始很兴奋和开心,感觉相遇的所有的人都很热情,但这只是一种想象的热情,当聚会结束,这种短暂的热情也就戛然而止。
  再次,当下超时工作和夜间加班已成为现代从业者们的工作常态,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给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的案例正在日益增多。“工作996,生病ICU”(996 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 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ICU 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调侃之言反映出白领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工作制度背后隐藏的问题。无论是自媒体创业者等称的“007”(指从0点到0点,一周7天不休息)、科研工作者等称的“7117”(早上7点出门,晚上11 点结束,一周工作7天),还是骇人听闻的“247”(每天工作24小时,每周工作7天),这些工作制的问题都曾引发热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加班文化”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盛行,现代人要求减压的普遍焦虑也成为生活的常态。
   
  于是,作为对速度生存社会的反抗,“慢速”的价值不断被发掘,“慢速生活”和“慢速美学”,作为一种另类的价值观逐渐成为都市人应对生存压力的新方式。《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等一系列“慢综艺”受到广泛关注,均表现出都市人对慢节奏生活的渴望。
  对“慢速生活”的追求并不仅仅是回到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是倡导在快节奏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思时间与变化,寻求一种立足于当下的、可持续的、平衡的生活态度。“慢速美学”也并不是一种单纯以减速来定义的美学策略,而是唤起当下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连结,从而反思和寻求当下的意义。对慢速的审美以及慢速生活的追求,反映了都市人在精神与情感层面的诉求,而探讨社会加速与情感焦虑之间的逻辑关联,为我们应对当下都市人的情感焦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摘编自杨向荣、雷云茜《速度、情感与审美——加速时代的情感焦虑及其反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加速逻辑”对经济与城市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对人们的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影响是负面的。
  B.网络媒介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促使众多年轻人依赖于线上的“屏社交”,而线下社交全被隔离。
  C、“996”“007”等超时工作制反映出相关从业者的生存状态,也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D.为了反抗速度生存社会,都市人在精神与情感层面表现出对慢速生活和慢速美学的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网络消费、个体交往、日常工作三个方面论述加速时代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情感焦虑。
  B.文章中“买买买”“断舍离”“屏社交”“996”等大量网络新词的运用,使文章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C.文章以“慢综艺”节目受到广泛关注为例,论证“慢速生活”的价值观逐渐得到都市人认可。
  D.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展开论证,分析问题部分在逻辑上呈逐层递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焦虑感是一种可能引发严重心理病症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已逐渐发展为典型的时代症候。
  B.网购模式带来冲动消费和购物成瘾,而在“买买买”的消费激情退去后,人们又势必会“断舍离”。
  C.“气球式”社交是用气球易胀易缩和一戳就破的特点,来比喻迅速熟络又迅速冷淡的社交关系。
  D.“慢速生活”和“慢速美学”都寻求当下与过去和未来的连结和平衡,而非单纯回归传统和减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气象卫星,目前发射了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风云四号等系列卫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同时拥有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
  风云一号是中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大气、云、陆地、海洋等情况,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风云一号卫星分为两个批次,各两颗星。01批的FY—1A 星于1988年9月7日发射,1988 年10月16日由于姿态失控而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