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240字。

  第四单元 第13课 短文两篇
  一、学习目标
  ●掌握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并灵活运用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掌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并灵活运用。
  ●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学习、归纳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二、课文预习资料速查
  【一】作者简介家。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他的作品风格是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主要作品有《新工具论》《随笔》等。
  马南邨(cūn)(1912——1966),原名邓拓,新闻记者、政论家、 杂文作家。他的杂文往往短小精悍,敢正视现实,针砭时弊,爱憎分明,意蕴深刻。
  他的许多作品视角新颖,旁征博引,将知识性、思想性融为一体。主要作品有他的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作品词选》等。
  【二】背景资料
  《谈读书》选自《玫瑰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随笔开始在英国植根,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很有特色的体裁之一,培根对此有开创之功。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1961年,邓拓同志应《北京晚报》的要求,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了150 多篇文章,后来结集成书。
  【三】文体知识
  立论与驳论的共同点
  ①都具备论点、论据、论证立论和驳论是议论文的两种论三个要素。
  ②论据都要真实、典型、充分。
  ③都可采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④论证都要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
  立论与驳论的不同点
  ①定义不同: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是立论;反之,证明对方观点错误,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是驳论。
  ②论证的直接目的不同:立论重在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驳论重在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③从论证的过程来说,立论包括确立论点——组织论据——推理证明三个步骤;驳论则包括辨析错误———展开批驳——确立论点三个步骤。
  【四】必考字词知识速查——读读写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