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8550字,答案扫描。
郴州九校联盟2023届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
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一段优美的山水描写后论 道:“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那么,他为何会如此推崇谢灵运呢? 答案或即“能与其奇者”五字。这五字其实包含了两点值得关注的信息: 一 是“奇”字,即山水本真之奇异;二是“能与”两字,“与”有称许之意,“能与” 即有能力用语言文字给予称许。因此,“能与其奇者”不但要能够发现山水 之奇,还要有足够的文字表达能力称颂出山水之奇。
谢灵运《山居赋》曾对西晋之前的山水审美作过批评,认为仲长统和应 球所希求的良田美宅,历代帝子王孙豪贵们占有的山川苑囿,均被表现为域 中极富丽之地,这些山水其实只是畋游欢宴之场。东晋开始的山水书写在纵 放宴游之外,增添了以山水澄怀味道或玄想证悟的功能。山水无论被作为畋 游欢宴之场,还是仙境或玄想证悟之境,作者本意尚未落在山水本真之美上。
东晋至刘宋,随着奇山异水自然之美逐渐被揭示,之前发展起来的山水 作为欢宴之地、仙境、玄思证悟之场的功能,在谢灵运作品中虽还有具体而微
的体现,但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山水书写开始将重心放在寻求奇山异 水的过程,这种“异”非再是玄想的仙都或神丽之境,而是山水自然本身的神 奇灵异之处。他的山水世界与纷繁喧嚣的欲界相反,主体部分是空、水或水 月相映的本真澄净的世界,山水之游包括欣赏动植物的形状、样貌和音声,包 括各种前人未曾关注到的“细趣密玩”,作者努力将身心融入那个鲜明朗畅 的纯净世界。
在昭揭自然中质有而趣灵的新奇风景时,谢灵运不但自欣于遇合山水林 峦之美,还自得于对这些曾经只能孤芳自赏的林泉景致的发现。这种对山水 本真之美的发现,且以山水知己自居自得的现象,实集中体现了晋宋山水文 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与之前文学中的山水描写相比,谢灵运的山水世界明显更具体灵动,不 仅包括“水石、林竹之美,岩岫、限曲之好”,还包括稀见前人写及的令山水更 加幻异多姿的日月风露云霓等现象。尽管有时叙写繁复到令人感觉冗长 “塞滞”的程度,谢灵运仍一再对自己未能具记山水中的“细趣密玩”表示遗 憾。与陶渊明在闲闲几笔的写意式表达后便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收束相比,谢灵运叙写山水时总是努力用文字描绘出各种感觉器官所能感知 到的美好物象。虽然他的作品在后世褒贬不一,但谢灵运对山水本真之美的 揭葉与尽力叙写, 一直启发着其后的山水文学创作。
因此,陶弘景之高赞谢灵运对山水“能与其奇者”意味深长,推许他既具 发现山水本真之美的慧眼,堪称山水知己,又能够用恰切的文字充分抒写山 水本真之美。正是这两点,奠定了谢灵运在山水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
(摘编自吴冠文《谢灵运对山水本真之美的发现与叙写》)
材料二:
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云“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出谷 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浓缩了一天的盘桓,使天气变化、山水清辉的细节描 写,都纳入了一个大时空意境之中,也使抒发的“物自轻”“理无违”之悟,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灵运认为西晋以前文学表现的良田美宅、山川园囿和那些仙境、玄想 证悟之境,未能体现山水本真之美。
B. “细趣密玩”体现了谢灵运将山水书写的重心放在寻求奇山异水的过 程,以此充分感受山水的具体灵动之美。
C.虽然叙写山水美景有时显得繁复,但谢灵运却颇为执着,仍对未能尽写 山水中的美好物象而感到遗憾。
D. 谢灵运在《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将山水景色的细节描写融入大时空意 境之中,使得抒发的感悟有了依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山水审美的问题,东晋以前没有注重山水本真之美,而谢灵运的山 水作品使这一状况有所改变。
B.虽然谢灵运山水作品在表达上与陶渊明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能影 响他对后世山水文学创作的贡献。
C.谢灵运之所以在山水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他既能发现山 水本真之美又能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有关。
D. 两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是围绕谢灵运在山水文学创作上的 特点和成就展开,有理有据,切中肯繁。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谢灵运山水诗“细趣密玩”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B.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晚出西射堂》)
C.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D.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过白岸亭》)
4.谢灵运作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对后世山水诗的创作发展有着怎样的影
响?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白居易论谢灵运诗“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这充分体现了谢灵运的山 水诗在创作上的风格特点。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哺山河(节选)
徐嘉馨
娘是被一阵炒面黄灿灿的香气给搅醒的。
娘溜着耳朵,四下谛听,最终发现那奇香出自谷仓外面的世界,而非空荡 荡的青缸。那声响有尺寸,有形状,八尺宽长,直角四方,是一种光溜溜滑晶 晶的手感,不由分说,娘奔着香味去了。到外头,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