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70+4870字。

  第一部分 复习板块三
  一、(2022•高考语文模拟,新编)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音频已成为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沿的媒体。声音凭借着单纯的信息维度,流水般汹涌地涌入听者的身体,更能直击人心。情感放大是中国特色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追寻》将百封家书用震撼人心的讲述和__①__的吟诵传递出人间至美之情。一封封浸染着父母之恩、夫妻之爱、兄弟之情的家书,透过声音,连着时空,栩栩如生。《追寻》以一种__②__的方式对经典人物、故事进行了生动演绎,更多革命烈士将被我们了解、认知、传诵。通过《追寻》,我们认识了裘古怀,“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他的临终遗言__③__,令人动容。《追寻》展现了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将红色文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了出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①声情并茂 ②别出心裁 ③振聋发聩
  【解析】 第①空,语境修饰“吟诵”,形容吟诵的声音动听,情感充沛,故填“声情并茂”。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第②空,语境强调这种演绎方式构思新颖,故填“别出心裁”。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第③空,语境强调他的临终遗言有号召力,唤醒了众人,故填“振聋发聩”。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其他答案,合乎语境亦可得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专题突破练六 语言文字运用
  一、(2022•新高考语文模拟,新编)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学毕业后先是进入了中铁十七局集团铺架分公司海东项目部办公室工作的关改玉,由于公司刚刚成立,急缺探伤工,转而成为铺架分公司第一批且是唯一的一名女探伤工。
  “探伤”就是给钢轨做“B超”。关改玉回忆说,乘坐火车时经过的钢轨,都要由探伤工背着十几斤重的精密仪器,逐一对钢轨焊接接头处进行质量检测,“揪”出病害,根据损伤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每个焊点符合标准。
  京沪高铁施工时,她要在高架线路上探伤,每天攀爬20多米的高架梯至少3趟;津秦铁路夜间大会战期间,她每天下午五点多上班,次日早上七点多才能下班,高峰时每天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连续工作了30个晚上,__①__履行“钢轨医生”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
  北方冬季,__②__,铁路施工中,即便穿上军大衣,戴上棉手套,也会冻得__③__。由于手套影响探头灵敏度的感知,关改玉索性摘掉手套,脱下棉大衣工作,用细嫩的大拇指和食指拿着探头,一遍遍地检测钢轨焊接处,而无名指和小拇指,则一遍遍地和着机油摩擦在钢轨侧面。就这样,任凭风像刀子一样穿透薄薄的工作服,双手被刮割出一道道血口子,一任钻心的疼痛不停喧嚣。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示例)①一丝不苟__②寒风凛冽__③瑟瑟发抖
  【解析】 第①空,根据后面的“履行‘钢轨医生’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可知,应填入“做事认真细致”之类的成语,所以可填入“一丝不苟”。一丝不苟: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第②空,语境是强调“北方冬季”天冷,可填入“寒风凛冽”之类的成语。寒风凛冽:寒冷得刺骨。符合北方冬季的特点。第③空,语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