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doc
第一部分 复习板块二 专题一.docx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十):小说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doc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小说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doc
第一部分 复习板块二 专题一
一、(2022•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公孙瓒屡违节度,又复侵犯百姓。刘虞恐其终为乱,乃率所部兵合十万人以讨之。虞爱民庐舍,敕不听焚烧,攻围不下。瓒因风纵火,虞众大溃,执虞并妻子还蓟。会诏遣使者段训增虞封邑。瓒乃诬虞前与袁绍等谋称尊号,胁训斩虞及妻子于蓟市。瓒传虞首于京师,故吏尾敦于路劫虞首,归葬之。虞以恩厚得众心,幽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初虞欲遣使奉章诣长安而难其人众咸曰右北平田畴年二十二年虽少然有奇材虞乃备礼,请以为掾。具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畴乃自选家客二十骑,俱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道至长安致命。诏拜畴为骑都尉,畴固辞不受。得报驰,还比至,虞已死。畴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公孙瓒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不送章报我,何也?”畴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且将军既灭无罪之君,又雠守义之臣,畴恐燕、赵之士皆将蹈东海而死,莫有从将军者也。”瓒乃释之。畴北归无终,率宗族及他附从者数百人,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谓其父老曰:“今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又无法制以治之,恐非久安之道。畴有愚计,愿与诸君共施之,可乎?”皆曰:“可!”畴乃为约束,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与学校讲授之业,班行于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桓、鲜卑各遣使致馈,畴悉抚纳,令不为寇。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A.初/虞欲遣使奉章诣长安/而难其人/众咸曰/右北平田畴/年二十二/年虽少/然有奇材/
B.初/虞欲遣使奉章诣长安/而难其人众/咸曰/右北平田畴/年二十二/年虽少/然有奇材/
C.初/虞欲遣使奉章诣长安/而难其人/众咸曰/右北平/田畴年二十二/年虽少/然有奇材/
D.初/虞欲遣使奉章/诣长安而难/其人众咸曰/右北平田畴/年二十二/年虽少/然有奇材/
【解析】 A项,“众”作“咸曰”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B、D;“右北平”作“田畴”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尊号,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也叫徽号,尊号可以在生前使用。
B.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通称,文中是指官署属员。
C.家客,即门客。是指古代有身份和地位的人收养的有学问
……
十一]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九)
小说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
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2023•山东高考模拟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狩 猎
阿 来
军分区的侦察参谋,银巴;农牧局的小车司机,秦克明;我呢,专业给文工团歌手填写歌词。我们是偶然凑在一起的狩猎伙伴,因为大家的身份脾气极不相同,更何况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法,几乎我们渴望到手的飞禽走兽都受到法律保护了。
我们沿着小径向深山里进发。四周一片静谧,在树林变得稀疏的地方,出现了黑色圆润的新鲜獐子粪便。再后来,就看到了那个棚寮,那个以前许多猎手相继过夜,相继修缮过的棚寮。
我们坐下来歇气,突然,一只獐子从棚子里飞蹿而出,连银巴也来不及举枪就蹿下山坡了。它站在对面一座孤立的小山冈上向我们瞭望,距离太远了,超过了枪的射程。
天很快就黑了。还有只獐子在周围逡巡不去,一直弄出许多声响。银巴说:“要出来你就出来吧。”不久,那獐子果然就从一团灌木后探出了脑袋,双眼十分明亮。我端起小口径运动步枪,瞄准致命的额头的中央。勾动枪机,一声枪响,獐子纵身一跃,黑暗中传来一串树枝摇动的声音。
“是只母獐。”秦克明很有把握地说。
“算了,睡吧。”我躺上了吊床,秦克明裹件大衣半倚在底下藏过獐子的松枝上,银巴钻进了睡袋。
睡着一阵,醒来。天上的星光消失了,下雨了,只听到树叶在雨声中沙沙作响。恍惚中,我还看到了雾气从谷底慢慢升向我们过夜的这个地方。
轰然一声枪响,把我从似梦似醒的状态中彻底震醒了。“麝香!”银巴端起枪大叫,显出一副极不平静的样子:“我都看到它的獠牙了!”
“公獐子都有獠牙,它们的肚脐眼就是价比黄金的麝香。”我觉得他大惊小怪。
而经常为一点小事神经过敏的秦克明这时倒过分平静了。
他们两人重新拨燃火,默无声响地喝起酒来了。
……
考案[一]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2023•福建龙岩一中月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文化热词,“圈层”指人们信息的接受、文娱产品的选择以及社交,在某一相对固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大众文化圈层化,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副产品。根据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大数据,互联网使用者被划定为若干个群组。不同种类的信息和文娱产品,依此“精准”推送。在此过程中,个体构建起具有独特自我标识的信息世界,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从我认识或认可的人那里获取”。
“圈层”的出现有其必然性。面对海量内容,人们需要高效率地筛选出有效信息,因此形成对特定信息源的偏好和依赖。另外,当前文艺类型和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市场不断细分,无论个人爱好多么小众,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都能找到同好。特定文化圈层一经形成,创造和沟通的模式随之诞生,同好之人可以一起探讨,共同深耕这一领域。年轻人对“独特性”的追求也加固了圈层,各种应用通过精准推送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这个过程容易造成“信息茧房”效应,即圈层内部与文化整体相隔膜,缺乏对社会整体的理解和认知。
有鉴于此,一方面,我们要清楚认知大众文化“圈层化”的形成过程,认识到是技术的迭代和青年文化寻求个性标识的诉求彼此呼应,形成了今天的圈层化。另一方面,则要从大众文化圈层化现象中,获取推动社会文化生产的有益启示。对身处文化圈层中的个体来说,可推动圈层文化中的部分文化要素为时代和社会共享,积极促进圈层文化与文化整体的互动互通,实现圈层文化的“破壁”“出圈”。
数字化时代,人们看似可以掌握无穷信息和海量知识,但要达到这一点,首先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小天地,这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每个人的挑战,也是我们必须培养的媒介素养。
大众文化的圈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我们要正视它、研究它、善用它,激发其内在文化创造力,使其成为推动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力量。
(摘选自罗小茗《“圈层”文化:既要特色,也要共识》,有删改)
材料二:
圈层文化具有专业性,圈层文化之间有壁垒,但并不是说圈层之间不可发生传播交流。而且,打破圈层间的障碍,建构共同体意识是很必要的,在减少不
……
考案[十二]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十)
小说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2022•唐山市海港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瓦 猫(节选)
葛 亮
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
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②。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的。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