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10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某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竟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摘编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一个德国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就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将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2年,马克思第一次
1.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从革命斗争这实践和革命理论两方面概括说明马克思的逝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巨大损失。
B.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是马克思斗争的真正目的。
D.作者将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达尔文发现的有机界发展规律相提并论,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
2.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这里比喻马克思逝世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表明马克思在革命事业中不可企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B.“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用了讳饰的手法,对于马克思的死,作者不忍心直接说出。这种手法既把自己的心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又符合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心愿。
C.“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比喻敌人的无能和马克思对敌人的蔑视,“未必有一个私敌”用夸张手法表现马克思的大公无私和光明磊落。
D.第三自然段“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热烈赞扬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功盖当世、前无古人。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则悼词对马克思夫妇的崇高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他们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一切贡献。
B.马克思在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后,与燕妮结婚,不久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从此两人患难与共,共同抗争。
C.两则材料都是悼词,能够将议论、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两则材料的语言准确而又富于感情,在表达情感上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同时又能激励、鼓舞人心。
4.结合材料一,概述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
5.结合材料二相关段落,燕妮生前得到了哪些“补偿”?请概括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央广网北京1月2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仪式昨天(1月1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仪式并宣布平台正式上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