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12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3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恐怖(节选)
莫泊桑
那是在一八七○年战争期间①。我们穿过鲁昂,向奥德梅尔桥后撤。我们的部队有两千人,这两千人溃不成军,士气低落,精疲力竭,正赶赴勒阿弗尔整编。
白雪覆盖着大地。黑夜来临。我们从头天起就没有吃东西。普鲁士人离我们不远,所以我们迅速逃跑。
诺曼底的田野一片惨白,偶尔露出农庄四周的树影;田野在黑色天空下伸向远方,显得沉重而阴森。
在晦暗的暮色中,只听见一片含混不清的、拖沓而嘈杂的声音,仿佛是畜群在迁徙;在这片无穷无尽的踏步声中还夹杂着饭盒和军刀模糊的碰撞声。士兵们弯着腰,弓着背,肮脏不堪,甚至衣衫褴褛;他们在雪地上拖着疲惫的步子,艰难地往前走,往前赶。
那天夜里严寒刺骨。我们的手与钢枪托粘到了一起。我常常看见一个士兵脱下使他难受的靴子赤脚赶路,于是每个脚印都带着血。他走了一会儿便坐下休息几分钟,可再也没有站起来。每个坐着的人都是死人。
我们后面留下了多少可怜的士兵呀!他们精疲力竭,想让僵硬的两腿歇一歇再继续赶路,可是,等他们一停下来,等他们那几乎停滞的血液不再在冻僵的肉体内流动,一种无法抗拒的麻痹便使他们动弹不了,将他们钉在地上,合上他们的眼睛,不出一秒钟便使这个超负荷的人体机器完全瘫痪。他们的前额垂向膝盖,慢慢下沉,但并没有完全倒下,因为他们的腰和四肢一动不动,像木头一样硬,无法弯曲也无法挺直。
在黑夜,在雪地,在这片寒冷和致命的田野上,我们这些比较强壮的人仍然继续走着;我们连骨髓都冻僵了,凭着运动惯性往前走;我们感到悲伤、气馁、绝望,特别可怕的是,我们感到被遗弃,感到世界末日来临,感到死亡,感到虚无。
我看见两名宪兵抓着一个小个子的古怪男人的胳膊,他年岁很大,没有胡子,模样确实古怪。
宪兵认为抓住了一名间谍,便来找军官。
“间谍”这个词很快便在掉队的士兵中间传开了,他们在间谍四周围拢来。一个声音喊道:“枪毙他!”于是那些疲惫至极、勉强倚着步枪站立的士兵们突然感到一阵疯狂的、兽性的愤怒,这种愤怒往往驱使群众进行屠杀。
我想说话,当时我是营长,可是谁也不承认长官,连我也可能被他们枪毙。
一个宪兵说:“他跟踪我们三天了。他到处打听炮兵的情况。”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兵坐下休息后,“再也没有站起来”,由此可看出“我”的悲悯之情;枪毙“间谍”时,士兵“像野人一样疯狂”,流露出士兵愤怒的情绪。
B.“古怪男人”被乱兵射杀后,“我独自呆在尸体前,那两个宪兵恪尽职守也呆在那里”,他们的目的是要从死者身上找到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C.当得知死者是女人后,“我不相信,便在雪地上跪下来”。“跪下来”不只是为了验证宪兵的说法是否正确,也包含着一种对死者的负罪感。
D.“古怪男人”目睹法军溃败,担心在炮兵部队服役的儿子的安危,竟然在无法忍受的严寒中“跟踪我们三天”,让人不能不为伟大的母爱而感叹。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环境描写笔力精湛,如“诺曼底的田野一片惨白”“显得沉重而阴森”。这些描写渲染了冬夜凄凉的气氛,烘托了士兵惊恐的心情。
B.文中细节描写真实细腻,如“每个脚印都带着血”,“他们的前额垂向膝盖,慢慢下沉”。这些细节触目惊心,能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C.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对天气的寒冷、军队的情状、士兵的心情作了生动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文中的“我”是故事的参与者、讲述者,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有利于真实再现战争情景,有利于表现“我”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复杂情绪。
8.莫泊桑的小说叙述技巧圆熟,擅长铺垫、伏笔、照应。请从文中各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9.本文结尾说:“面对着⋯⋯体验到‘恐怖’的含义。”“恐怖”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2023届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山地回忆
孙 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