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190字。
全册素养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以前讲过,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米开朗琪罗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也滚不坏的。中国就很不同。中国古代艺术家要打破这团块,使它有虚有实,使它疏通。《论语》中“绘事后素”①的话以及《韩非子》“客有为周君画荚者”②的故事,都说明中国的画特别注重线条,是一个线条的组织。中国雕刻也像画,不重视立体性,而注重流动的线条。中国的建筑,我们以前已讲过了。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就是打破团块,把一整套动作,化为无数线条,再重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最有表现力的美的形象。翁偶虹介绍郝寿臣所说的表演艺术中的“叠折儿”说:折儿是从线条中透露出形象姿态的意思。这个特点正可以借来表明中国画以至中国雕刻的特点。
由于把形体化成飞动的线条,着重于线条的流动,因此使中国的绘画带有舞蹈的意味。这从汉代石刻画可以看得很清楚。有的线条不一定是客观实在所有的线条,而是画家的构思、画家的意境中要求一种有节奏的联系。例如东汉石画像上一幅画,有两根流动的线条就是画家凭空加上的。这使得整个形象显得更美,同时更深一层地表现内容的内部节奏。这种艺术用自然主义的眼光是不可能理解的。
荷兰大画家伦勃朗是光的诗人。他用光和影组成他的画,画的形象就如同从光和影里凸出的一个雕刻。法国大雕刻家罗丹的韵律也是光的韵律,中国画却是线的韵律,光不要了,影也不要了。“客有为周君画荚者”的故事中讲的那种漆画,要等待阳光从一定的角度照射,才能突出形象,在韩非子看来,价值就不高,甚至不能算作画了。
我国现存的一幅时代古老的画是1949年长沙出土的晚周帛画。郭沫若对此画作了极有诗意的解释:
画中的凤与夔,毫无疑问是在斗争。夔的唯一的一只脚伸向凤颈抓拿,凤的前屈的一只脚也伸向夔腹抓拿。是死沓沓地绝望地拖垂着的,凤却矫健鹰扬地显现着战胜者的神态。这是善灵战胜了恶灵,生命战胜了死亡,和平战胜了灾难。这是生命胜利的歌颂,和平胜利的歌颂。画中的女子是分明站在凤鸟一边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画的意义是一位好心肠的女子在幻想中祝祷着:经过斗争的生命的胜利、和平的胜利。
画的构成很巧妙地把幻想与现实交织着,充分表现着战国时代的时代精神。虽然规模有大小的不同,和屈原的《离骚》的构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比起《离骚》来,意义却还要积极一些:因为这里有斗争,而且有斗争必然胜利的信念。画家无疑是有意识地构成这个画面的,不仅布置匀称,而且意象轩昂。
“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古的一幅画,透过两千年的岁月的铅幕,我们听出了古代画工的搏动着的心音。”
现在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样一幅表现了战国时代的时代精神的含义丰富的画,它的形象正是由线条组成的。换句话说,它是凭借中国画的工具——笔墨而得到表现的。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注】 ①绘事后素,语出《论语•八佾》。意为先粉地为质,而后施五彩,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②客有为周君画荚者,三年而成,君观之,与髹荚者同状,周君大怒,画荚者曰:“权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而以日始出时加之其上而观。”周君为之,望见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备具,周君大悦。此荚之功非不微难也,然其用与素髹筴同。
材料二:绘画材料是绘画艺术的表现基础,是传递绘画全部内容和精神的唯一载体。中国传统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独特性,使历代画家在绘画实践中不断凝练出富有魅力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中国传统绘画起源于线,中国绘画的魅力在于对线的驾驭,而毛笔和墨为其提供了独特的材料和有魅力的表现技法。
B.郭沫若认为长沙出土的晚周帛画内蕴着创作者搏动着的心音,用线条组成的凤与夔巧妙地展示了幻想与现实的交织。
C.中国的绘画乃至雕刻都极为重视线条的流动,尤其是绘画中非客观性存在的线条,使形象更美,能表现内容的内部节奏。
D.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作品虚实有致,在风格上与埃及、希腊的“团块”迥异,这种艺术上的创新堪称东方文化的典范。
【解析】 “这种艺术上的创新堪称东方文化的典范”错,中国古代艺术家并不是以埃及、希腊“团块”创作为基础的,因此不能称之为“创新”,且“堪称东方文化的典范”于文无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中国戏曲用“叠折儿”的形式进行表演,能充分发挥线条在表演进程以及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B.团块的雕刻作品因其是非线条构成的实体,因而米开朗琪罗认为其即使从山上滚下来也不会坏。
C.线条的粗细、浓淡、虚实由运笔速度和力量等决定,斜笔勾勒轮廓,正笔绘花叶是传统作画方式。
D.自然主义否定凭空在绘画上添加任何线条的做法,因为他们认为这不符合艺术“团块”造型特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艺术品不能体现当时的“时代精神”的丰富含义的一项是(3分)( B )
A.橘子洲毛泽东雕像
B.金缕玉衣
C.司母戊大方鼎
D.清明上河图
4.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论证的主要内容。(4分)
5.文中引用了《论语》“绘事后素”的话以及《韩非子》“客有为周君画荚者”的典故。请结合两则材料,就中国传统绘画过程,简要分析宗白华引用这句话和这个故事的目的。(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苦 恼
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雪花在刚刚点亮的街灯上盘旋着,然后降落在屋顶、人的肩上和帽子上,积成软薄的一层。马车夫约纳•波塔波夫一身雪白。他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地坐在驾驶座上。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它的身子一动不动,而且瘦骨嶙峋,再加上它那如棍子般笔直的几条腿,近看起来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