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250字。

  第一单元1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
  B.吾与点也   与:赞成
  C.夫子喟然叹曰   喟:叹息
  D.如会同,端章甫   端:礼服
  【解析】 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毋吾以也
  C.鼓瑟希,铿尔
  D.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解析】 A.“莫”同“暮”,晚、末。句意:阳春三月,春服已经做好了。B.“以”同“已”,停止。句意:不要因为我在场,你们就不敢讲了。C.“希”同“稀”,稀疏、缓慢。句意:(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D.无通假,句意:等到过了三年,可以让这个国家的百姓富足。
  3.“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②牛何之
  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④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⑤未之有也
  ⑥以羊易之
  ⑦王之不王
  A.①⑦/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①③/②/④⑥/⑤/⑦
  D.①③/②⑥/④/⑤/⑦
  【解析】 ①句“之”:助词,的,句意: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②句“之”:动词,到,句意:牵牛到哪里去;③句“之”:助词,的,句意:不去做和不能做的表现;④句“之”:助词,的,句意: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让我听听吗;⑤句“之”:代词,指这种情况,句意:没有这种情况;⑥句“之”:代词,指牛,句意:用羊去换它;⑦句“之”:助词,主谓间不译,句意:大王不能统一天下。①③④结构助词“的”/②动词“到”/⑤⑥代词/⑦主谓之间取独。
  4.对下列各句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视为止,行为迟
  ②为之踌躇满志
  ③合于《桑林》之舞
  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不吾知也
  B.何由知吾可也
  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臣未之闻也
  6.《齐桓晋文之事》文学文化常识。
  (1)齐桓,即齐桓公,春秋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2)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
  (3)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