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460字。

  第三单元8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除了出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出现类似的榫卯技术。这使一些人怀疑那是一个孤例,而鸡叫城遗址出土的这些榫卯结构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人有一项技术是____①____的,那就是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榫卯技术。什么是榫卯技术呢?这是一种用特定结构形式实现木与木相连接的技术,其中凸出部分为“榫”,又叫“榫头”,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这种技术无需一颗铁钉,更不用胶水,就可以使凹凸部分____②____。
  中国人掌握榫卯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7000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榫卯技术,这里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是____③____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独一无二__②浑然一体__③迄今为止
  2.结合材料,为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下一个合适的定义。要求:不超过55个字。
  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是示例:一种在建筑中使用的通过凸出的榫和凹进的卯两个部位将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示例: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前,除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发现类似的榫卯技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____①____,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