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710字。

  2023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 .蓬勃(bó)       喷涌( yǒng )   字帖( tiē )       与日俱增( jù )
  B .妖娆(ráo)      恣睢( suī )    赧愧( nǎn )      以身作责( zé)
  C .烦躁(zào)      折本( shé )    粗拙( zhuō )     前仆后继(pū)
  D .栈桥(zhàn)    亘古( gèn )     端详( xiáng )     振耳欲聋(zhèn)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 .没有一朵鲜花不会绽放,所有的美好都会按照追梦人的期许如期而至。
  B .如今的网络语言日新月异,有些鲜活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将成为词库家族里的一员。
  C .歌舞剧《东方红》将优美的旋律与曼妙的舞姿完美融合,二者相得益彰,让我们享受了一场唯美的艺术盛宴。
  D .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舟"对接、国产大飞机C919等,一个个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好消息摩肩接踵而来。
  3.选出下面语段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2分)
  ( A )语文学习既涉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涉及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方面提升语文素养。( B )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学生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种平台。( C )学生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量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利用语文、享有语文。( D )这样,学生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 .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这类文章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欧阳修《醉翁亭记》、柳宗元《小石潭记》等。
  B .《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共20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 .李白《行路难(其一)》、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古代诗词中典故表现方法的运用,使语言凝练含蓄、表意丰富,并扩大了诗词意境,增加了表现力。
  D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他的作品。
  5.选出下列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 .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前五句写狂风呼啸吹走茅草,"怒号""卷""飞""洒""挂胃""飘转"表现出了狂风的威势,以及诗人目睹屋上茅草被吹走的泰然。
  B .面对"群童抱茅去",诗人空自叹息,恨自己老迈年高,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朗读时"欺""老无力""忍""公然"要重读,"呼不得""自叹息"应读得缓慢。
  C ."长夜沾湿何由彻","长夜"既指雨夜,也指安史之乱,在写出诗人因生计窘迫而煎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转危为安的热切期盼。
  D .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理想崇高,境界阔大,情真意切。
  6.名著阅读。(4分)
  (1)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 .《红岩》中提到的"中美合作所"、"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