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3620字。

  2023 届高三综合测试
  语 文
  2023 年5 月
  本试卷共 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
  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弘扬色彩文化,丰富色彩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采者, 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色中的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质中,白与黑是通过其它任何颜色混合后难以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色。西周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所谓“正色论” 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
  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
  “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几千
  年来,中国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过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开红色。
  “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的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范出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汉唐之后紫色被视为代表天帝居所紫微星的色彩,
  1 / 8
  天子所居之地皇宫则对应称为紫宫,明清皇宫称“紫禁城”由此而来。“紫”天、“黄”地、 “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
  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集先秦五行之大成,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形成“阴阳五行”学说。阴
  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色彩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
  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或说是皇家专用的颜色。但凡有重大的祭祀活动,皇帝都
  要穿黑色的服装。宋以后,黄色象征帝王之位,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是皇权的象征色彩,不可僭越。
  (改编自陈向鸿《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观念探源》)材料二:
  中国色彩观尤其是“五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广
  泛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中。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两家色彩观记录着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发展过程。
  儒家色彩观的一大特色是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 / 8
  A.“五色体系”形成于西周时期,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具有独特性,隶属于中国传统
  色彩美学,贯穿于民族色彩文明史。
  B.关于“五色”的文字较早记录在《尚书》中,虽然表达颜色的词语与今天有所不同,
  但与现代色彩理论中的原色相对应。
  C.儒家色彩观的形成,与孔子主张由“礼”达“仁”,极力维护周朝典章制度有关,也
  与孔子提倡中庸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D.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显现深邃荒寒淡远之境,是画家心灵世界、运用墨色技巧、确立
  墨正统地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将五原色定为“正色”,将其他色定为“间色”,说明儒家既主张色彩有尊卑,使
  用有等级,又追求色彩混合形成的斑斓绚烂。
  B.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五色(黄、
  红、紫、白、黑)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
  C.秦朝黑色最尊贵,为皇家专用,汉唐以后紫色变得尊贵,皇宫被称为紫宫,宋以后黄
  色象征皇权,这些色彩象征一直持续到明清。
  D.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体现了仅用水墨传神
  写意,臻于以墨造型、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比德”色彩观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按中国戏剧脸谱颜色传统,赵高、严嵩扮演者宜用白脸,如来佛、二郎神宜用金脸。
  B.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之洁白比喻自己之节操。
  C.中国文人画作者大都偏爱黑色,意在用黑色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刚正不阿的品格。
  D.《醒世姻缘传》善用服饰色彩表现人物,如嫡母刚去世的素姐着一身艳服外出烧香。
  4. 为什么说道家色彩观是“法自然”的色彩观?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5. 阅读下面文字,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分析曹雪芹的色彩观。(4分)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衣着,“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绫弹墨袷裤, 散着裤脚,倚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第五十一回写袭人回家探母病,“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
  怡红院题词“怡红快绿”,建造之初为蕉棠两植;潇湘馆以绿色为主色,后来贾母参观大观园时为其换上了银红色的窗纱。
  《红楼梦》诗句: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贾宝玉丫鬟名字:红玉、碧痕、茜雪……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怀念孙犁先生
  铁凝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父亲为我开列了一个很长的书目,在父亲喜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
  那时还没有“追星族.”这种说法,我像许多文学青年一样,迷恋他的文字带给我的所有
  愉悦,却没有去认识这位大作家的奢望。1979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